苏懋仔
广东省湛江市开发区民安中学 524081
摘 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大多数都是初中数学教师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讲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紧跟社会步伐,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策略探讨
信息技术在近几年中开始频繁的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也使得信息技术有了更加迅猛的发展,逐步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初中的教学课程也紧跟了时事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开创了崭新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实行过程中仍会有较多问题出现,但只要有好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1 从信息技术的特点来探讨其融入到具体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1信息发送渠道能够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大优点就是能够把信息通过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这样更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并且他们会很好的吸收教师在课堂上所要传授的知识。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后,可以融合各种元素,把各种各样吸引人的东西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出来。因为初中生的学生还处于认知阶段,所以本身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他们的好奇心比较重,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通过信息的方式,把一些新奇的东西展示出来,培养他们对于新奇事物探究的兴趣。这样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就有学习一样新技能的动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兴趣非常容易而且也非常关键,也许在某一个瞬间就激发了一个人对新奇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很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1.2 能够弥补教材中的不足
尽管学习中所用到的课本都是经过多次检查与考量才成为我们的教材的,但是仍然避免不了教材会存在不足与缺点,在教材有限的页数中蕴藏着我们所要学习的无限的知识,并且部分教材也会出现重点知识不突出、不详细的问题,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减少因这类不足而引发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课本与信息技术整合出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材料,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将教材中不详细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们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1.3 能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数学的精神
初中数学只是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学习的都是数学最基础的内容,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不仅仅只讲解数学公式及概念,和告诉学生如何解题,老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研究能力。因为数学知是博大精深的,它的知识范围较广,老师只进行课程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不够的,不利于学生后期对数学的学习,老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因为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他就会真正爱上数学,会去主动学习数学,对学生后期数学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1.4 生动的画面能够有效加深初中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印象
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并且课件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讲授知识的时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主讲的模式,让初中数学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互动,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多样性的教学素材,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了解更多关于新奇的知识,这样教学效率就提高了。生动的画面可以很形象的把一些数学换算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因为有些换算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学生无法很好的理解,但是通过特定的动画展示就能够很好的让学生理解。
2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暂时存在的阻力因素
2.1 信息技术的推进需要较高的数学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欠佳。在学校配备较好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利用教学设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的部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带领者,那么只有立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决定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格局,才能真正有限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推广。老师和学生如果仅仅只懂得学习课本上的书面知识,不懂得引导性的教学和开拓学生思维、独立思考,就不能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来传授知识或进行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
2.2 过于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利于初中教学的发展革新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坏处和风险。教师和学生如果在教学课堂中一昧的依赖信息技术来进行学习,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融合的措施
3.1 老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知识传授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不能只通过在教室电脑上播放PPT这一手段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应该结合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信息技术和自我意识的双重推动下,进行课堂内容的传授和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对空间几何的学习中,可以先通过自己的举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品的三视图,再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投放所讲述的物品三视图。
3.2 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特点多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因为有针对性的教学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老师也不可能做到方方面面都兼顾,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运用信息科技来记录、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这就能找出学生的缺点,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改善,做到真正的信息技术和教育相结合。
3.3 合理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适度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
根据相关的调研报告显示,人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接受未知事物。同理,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更好的吸收、接纳知识,教师才能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运用信息化设备,以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短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4 结束语
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吸收过程,利用有趣的视频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图片的插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也要注意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尽快的解决目前所出现的阻力因素,以促进学生更加高效率的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丛秀霞,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25-26.
[2]刘元昕.如何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J].信息化建设,2018(12):77-78.
[3]曲盈.探究新时代下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方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