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彭莹
[导读] 当前,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制度已趋向于完善,新课改在在不同地区深入推进
        彭莹
        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  湖北宜昌  443000
        摘 要:当前,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制度已趋向于完善,新课改在在不同地区深入推进,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应当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良好语言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学生良好数学语言的形成,引导学生掌握能够对数学语言进行合理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有条理准确的对自身的观点进行描述,这对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各方面素养的发展都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教学理念进行完和优化,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进行有效落实。本研究着重探讨小学数学中如何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进行培养,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展开和学生数学语言素养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学生 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一、规范语言,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培养
        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培养过程中,应当对规范语言进行运用。教育工作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有全面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学习效率。语言的特点是有广泛性,包括了语言、图形和符号。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应当对多元化的手段进行运用,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关注和重视数学语言,如此才能构建起良好的数学语言学习氛围。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授“数字的书写”这一课堂内容时,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刚和专业教育接触。在对数字书写时,势必会有一些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说有些学生在写“6”过程中,或者由里向外,或者写的较偏。这时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让他们了解到如何对数字进行正确的书写。
        二、关注启发,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培养
        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培养过程中,应当关注启发。应当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数学语言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形成合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我价值展现和表达自我的机会,以此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语言。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对数学概念等知识进行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对概念以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当学生对于概念有了相应的认知之后,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和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基于教学目标,对相应的问题情境进行创设,设定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表达欲望得到调动。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引导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语言阐述问题。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对“角的认识”这一章节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先以实物的方式将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向学生们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们对角进行更加直观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们展开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以自己的语言对角的组成部分有哪些进行概括,大胆的表达自身的想法。即便学生出现错误,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先给予鼓励,并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深入的认识和观察角,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
        三、关注咬文嚼字,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提升
        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国,教育工作者只是单纯的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们系统的了解数学定理和概念。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表面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无法内化于心,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

鉴于此,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应当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进行培养,将教学出发点定位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特定词汇的含义。以咬文嚼字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重点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特定词汇带有多样化特点,包括了数学概念和关键词等等。鉴于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数学概念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实际上,多数的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相关的数学概念进行教授时,应当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们对特定词汇的含义进行理解。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对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叠纸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当平铺三角形的三个角后,会形成180度的平角,进而使得学生们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加深。
        四、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培养
        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培养过程中,应当对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运用,应当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良好数学语言培养的有效展开。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讨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有全面的考虑,以此进行分组。然后针对小组划分,对针对性问题进行设置,引导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能够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发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对微课进行运用,以此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进行培养。在实际授课之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先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课程任务目标,对相应课件进行制作,以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学生良好数学语言的培养也有着积极影响。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关注日常生活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实际上,数学语言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的差异,这是因为数学语言带有抽象性特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便缺少一个符号,都有可能不能有效的明确和清晰概念。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良好数学语言的培养也有着积极影响。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单纯依赖学生自主的阅读远远不够,需要教育工作者必要的鼓励和指导。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和鼓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潜能进行激发,促进其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五、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良好数学语言进行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也强调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上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和发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关注咬文嚼字、启发和规范用语,保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树立起学习信心,这样才能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汉民.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8):86.
        [2]    李妮娜.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162-163.
        [3]    祝正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小学生,2019(6):88.
        [4]    陆瑶瑶.灵动生成,始于精彩的碰撞——小学数学课堂的理答策略[J].数学之友,2019(2):27-30,34.
彭莹 1982年9月 女 汉 湖北宜昌 本科 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小学 443000 二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