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兴安小学 546103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核心能力之一,基于对推理、推理能力的理解,从承载推理能力培养的数学内容和推理能力层级水平两个维度对推理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应层级水平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孕伏准备推理;组织观察,识别比较信息;引导分析,理解整合信息;鼓励猜想,关联促进迁移;鼓励表达,重组认知结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推理能力
引言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以科学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解决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出现的问题。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把推理能力作为十大核心词之一,强化了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中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表明数学学习内容不但包括数学知识,还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内容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可见,推理能力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数学推理能力也是人类生活“共通”的技能。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问题没有明确已知和目标,不知道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可用来解决问题,需要在各种信息中做出选择和建立起可能的关系,尝试在各种活动的积累中表达数学观点,并通过探索、推理、验证优化表达的过程。发展数学推理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可持续的影响力。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推理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了数学学习兴趣及质量,而且也影响以后理科学科的学习。因此,研究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推理能力的概念
在核心素养中,推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推理能力主要是指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根据实际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特征的问题,在多种方法的作用下,如观察、类比、总结归纳与验证下,推断某种结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推理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预判与猜测能力、敢于提出问题能力。学生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思维的推理中详细了解相关知识,在思维的摩擦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统筹谋划、整体设计,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
2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分析与培养??
2.1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境,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数学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教师采取的措施往往多种多样,如设计活动的情境,在设计活动情境的时候要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常识,所以,对遇到的事物他们均能够做出准确地判断.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课程中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为例,第一部分是概念的建构,用大量有长方形、正方形的物体、图片材料,让学生提炼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从而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第二部分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探索.在探索长方形共性的过程中,通过将大量的长方形进行比较,让学生探索出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从而确定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独立探究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第三部分注重变式训练,强化、内化概念的建构.
2.2创设猜想情境,引发学生的推理
设问法是我们在数学教学展开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设问能够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思路、理清重难点,更好地展开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时能够及时地吸引学生的思路和注意力,使之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严谨、踏实的学习。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课堂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疑问法不能满足课程发展和学生进步的需要,课堂中的问题不仅仅应该是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重难点而设置的“中规中矩”的问题,更应该是教师给出思考的方向,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进而产生大胆的猜想。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都是源于合理的猜想,当人对事物产生一定的疑惑而进行主动的猜想后,才有可能展开接下来一系列的推理活动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进行猜想,而且是高质量的、有价值的猜想。
2.3鼓励猜想,关联促进迁移
推理除了观察、比较、理解等阶段性思维活动,还要有记忆的帮助。人类的记忆通常通过联结来提取,即通过一个信息追溯存储在长时记忆里的另一个信息,人的大脑具有联结记忆这一强大功能。在充分理解信息之后,大脑的联结记忆功能就被打开了,大脑开始检测信息之间的相似性。如果现有信息与已有信息之间有相似性,迁移、类比便开始了。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发学生的正迁移外,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合理猜想。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提醒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想分数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激励学生尝试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实现知识之间的关联迁移。而后在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时,这种经验将再次引发联结并提出猜想,进人推理能力的良性循环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思维发展还是素养提升,“推理”都起着不容小觑的催化作用,因此作为当代一线教师,要有意识、有意义地将“推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不断累积推理经验,发展推理能力,助力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88.
[2]易德智.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0(29):53-54.
[3]季俊.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J].启迪与智慧(中),2020(08):39+38.
[4]方爱花.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20(08):5-6.
[5]米丝蕊,李星云.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育及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9):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