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李银江
[导读] 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里信息技术越来越多融入教学之中
        李银江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里信息技术越来越多融入教学之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在小学数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的过程,老师要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优化课堂;运用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务必要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就能够做到这一点,老师利用声音、图片、视频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本篇文章则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对其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中,由于很多老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其自身的教学方式还是没有完全改变,部分老师依然应用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够被动地学习,没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1]。并且在学习中不会动脑思考,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没有积极性,整体的学习效率比较低下。有的老师虽然明白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方便与好处,但是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的并不够熟练,在应用中只会应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PPT,没有意识到网络上具备的大量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同时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认识的不够全面,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了自身传统的教学能力,导致其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
        二、应用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去记忆和理解。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其中有很多的知识内容比较难懂,老师要打破自身的传统教育观念,学会结合新颖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大家生动地展现其中的知识,吸引同学们学习。使其在学习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和新鲜感,通过大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强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想要学习和探究的欲望[3]。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的二年级小学数学《认识图形》这一课中,由于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图形的特征还不够完全理解,甚至会产生模糊混淆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大屏幕将学生们需要认识的图形一一展现出来,让大家能够理解这些图形自身具备的特点,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些生活当中大家常见的物品,之后通过大屏幕播放,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出这个图形是什么图形,之后在电脑上画出一堆不同的图形,让大家在其中找出相同的图形,并说出图形存在的数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区分,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明确了自己学习的内容。


        (二)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数学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我进行思考,但是由于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很多老师不能够给予学生太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为了加强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制造这样自主学习和条件,以此来拓宽大家的思维,加强他们学习的有效性,使其能够通过自己自主探究来掌握数学知识[4]。
        例如,为了方便学生预习知识,教师可以适当为大家制作一些短小的微课视频,结合视频和声音为其打造一个有趣的预习课件。或者也可以制作一些课堂上教学的课程视频,让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回家的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复习和预习,在进行视频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就具备了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能够有效加强其学习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自己去进行探索和求知。如果白天在课堂上有一些内容没有听懂,也可以在回家做作业的时候再拿出来将课件资源反复观看,同时在线上对教师能够直接反馈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这边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设置一些线上的反馈和答疑,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和应用情况,并对课程进行不断补充教学,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三)结合信息技术,做到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和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经历比较少,课堂上不能够为其打造一些相应的生活情境,这就需要老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大屏幕为同学们打造出相应的数学生活情境,将其带到情境当中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识意义,并将知识和生活进行联系,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5]。
        例如,在同学们已经掌握基本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大家生成一个虚拟超市,小学生基本上都去过超市,看见熟悉的情境就会快速地被吸引,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在虚拟超市中,教师可以将其中的标价都设置成简单的整数,让同学们作为顾客来买东西,比如:“要求买一瓶2元钱的水,3元钱的薯片,这两个加起来一共多少钱?”。这样学生会应用加法进行计算,教师继续出题:“如果你现在手里有10元钱,买完这两样东西你还剩多少钱?”。学生则应用减法来进行计算。通过这样能够促使大家更加明白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同时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结束语:
        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能够充分在课堂上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优化整体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进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适当结合传统授课方式的优势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综合帮助学生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要紧跟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只要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邹晓文.使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浅谈小学数学中的信息技术使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1):117-118.
        
[2]吕士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40-141.
        
[3]张玲.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55.
        
[4]王艳.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4):187.
        
[5]初雪.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