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恩阳
北京农学院 北京 102206
摘要: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兴起,专业软件的应用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降低贸易成本,这对于世界各国的贸易来说是巨大的进步。特别对于易腐易烂且不容易储存的农产品而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节约了贸易时间,为农产品跨境贸易提供了发展的双翼。农产品跨境电商课程以此为背景开设以来,具备了一定课程特色和创新;结合多方面的反馈信息,将针对课程教学管理,在案例库、教学模式和教学软件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农产品跨境贸易 电子商务 教学管理 路径优化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cross border E-Commerc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bsrtact: with the continuous ris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software simplifies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educes trade costs, which is a great progress for the trade of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for perishable and difficult to sto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saves trade time and provides development wings for cross-border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ince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ur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set up on this background, it has certain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Combined with various feedback information, we will optimize the case bas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software for the cours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Key words: cross border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teaching management, path optimization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是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主要讲授传统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实现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跨境交易和支付,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实训课程体系和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课程。旨在培养能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从事农产品贸易活动的高素质复合型商务人才。课程以软件模拟实操为主,讲授为辅,通过南北跨境电商和速卖通模拟交易平台实现仿真农产品在线交易。
一、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特色
首先,以案例为引言,提振学习兴趣。以各章节前言为依据,查找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拓展课程案例,通过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案例讲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开始各章节的学习。第二,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调动听课积极性。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新闻和讨论热点,提出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点有关的问题,带领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思考解决问题可能需要学习的知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第三,以课程中心推进无纸化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
提前将将课程用书电子版、课件和数据上传至课程中心,通过微信群告知学生自行下载,做好课前做好预习;定期布置课程作业,学生将写好的作业直接上传至课程中心,既减轻班委收作业负担,教师通过课程中心批改作业,更提高了工作效率。第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理论学习后,通过跨境电商模拟平台进行上机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树立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范式,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创新点
第一,增加课程思政点,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在授课过程中强调诚信、务实对跨境贸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高效学习方法。第二,充分利用好视通云会议、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工具,多样化有利于课程教学的方法。2020新春后的开学季由于疫情影响,学院并未如期迎来返校的师生,但根据停课不停学的总要求,线上教学有序开展。运用好视通点名和投票功能检查学生的考勤和知识掌握程度。放慢跨境物流、网络营销等难度较大章节的讲课速度,以在线习题加深学生对章节重点的理解。
二、督导观点及学生诉求
(一)督导观点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合理安排,在专业方向定位上,应明确“商务是目标和方向、电子是工具和手段”的原则,进一步强调信息技术与商务的结合,强调两者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努力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又有技术水平,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学生诉求
在授课过程中,近一步体现电子商务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变化,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突出营销以及运营。由于课堂限制,想完全模拟整个营销过程很难,可以对于选品,定价以及营销方法进行深入了解,也可以细化商品发布规则,命名方法,商品排序等内容的学习。
三、优化教学管理的探索
(一)加强案例库的管理和建设。目前,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案例的规模和多样化程度仍存在提升空间,多渠道收集案例素材,有针对性的增加难易程度适中、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十分必要,同时进一步优化案例结构,注重案例结构的简洁性;充实案例内容,强化案例内容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二)优化教学课件的结构和内容。由于开课时间较短,课件中部分章节的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值得斟酌,进一步根据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更新课件,调整课件的背景、字号和字体,将授课内容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完善课程中心。本校课程中心的功能经过逐年完善越发强大,特别在疫情期间,教材和课件的共享,考勤和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布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搜集和批改,以及期末考试都可以通过其实现。回归校园后,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中心,与学生共享更多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资源和参考资料。
(四)多样化教学模式。疫情期间使用“好视通云会议”软件进行线上授课,熟悉并发现了许多线上教学软件对课堂教学十分有益,未来将考虑适时引入“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通过多样化手段对学生进行更高效的课程教学。
(五)深化南北外贸实训模拟系统的教学。通过软件模拟实现外贸企业所有业务流程,熟悉符合国际惯例的计算方式和操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外贸角色划分,通过角色互换和交叉演练,互相配合进行业务模拟,教师监督和指导,加深学生对进出口企业、进出口服务商和消费者等角色的印象,理顺外贸流程的各环节业务,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亓春霞,高腾飞.产教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9(7):135-137.
[2]林洁,胡雷芳. 基于校企精准对接的跨境电商“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思考[J].电子商务,2021(09):28-30.
[基金项目:北京农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潘恩阳(1989-),男,吉林延吉人,北京农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