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张浩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张浩
        兴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省   承德市 067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要求,既要保证班级秩序的正常运行,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也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德育在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出较高的价值,可以对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在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德育渗透;策略
1 引言
        班级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都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中职教育中做好德育工作至关重要,这需要班主任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将这两项工作融合在一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渗透措施,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2 研究意义
        2.1 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曾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一度被人们所忽略,当时唯有学习成绩才是可以量化的标准,因而如德育、美育这类短期内无法体现教学效果的学科则普遍不被人所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进步,素质所带来的财富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德育教学的展开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德育的开展可以滋养学生的内心,使其内心充实、安定,不易被外物所扰。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网络信息实现海量共享后,许多本应好好学习的学生纷纷受到不同程度的外界干扰,无心学习、想入非非,正需要德育的渗透和展开来帮助他们回归正轨,安心学习。其次,德育的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修养,使其明理、正道,不易误入歧途。社会中的诱惑很多,未接触过社会的学生会被五彩斑斓的世界所吸引,在内心不够坚定的前提下很容易深陷窘境而不自知,待到回头方恨晚,如不及时通过德育丰富他们的认知,充实他们的思想,则未来的国之栋梁将会毁折于此。最后,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以帮助学生识人交友,提升自身生活的质量。
        2.2 规范学生行为及习惯
        规范行为是学生应重点开展的一项任务。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内心品质以及个人思想、个人素质会直接反馈到他们的行为举止上,而行为举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内射到个体的心理思想。所以,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及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首先,班主任可在班级内部拟定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针对这一制度,班主任可贯彻民主原则,引导学生共同拟定。其次,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正确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学生可以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习惯,养成健康的身心素养。
3 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问题
        (1)价值观复杂多样性。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各国联系不断加深的大环境下,中职生的价值观会受到多种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德育工作又多是说教灌输性教育,其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接受效果不佳,自然德育的效果也不理想。(2)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迅速发展。当前社会,中职生所处的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中的信息五花八门,学生容易受网络不良消息诱导而使其进入错误的方向,学生的思想会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而变得复杂,网络信息比之传统德育又多姿多彩,增加了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也降低了学生的信息接受度。(3)德育工作内容老套不新颖。

传统的德育工作基本上等同于思想政治课,灌输式的培养模式、千篇一律的道德意识培养内容老套,无法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且多年来对教学的内容不进行更新,不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缺乏学习的相关兴趣,自然会增加班主任老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
4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4.1 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引导者,必须要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到为人师表。班主任想要成为中职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用高度的责任意识践行德育工作。让学生了解到,班主任并不是用敷衍的态度来面对德育教育。其次,要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加强学识积累。德育教育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当班主任的积累雄厚,才能做到引经据典,更好地应对各种教育突发事件。最后,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多学习成功的德育教育案例,了解怎样对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师魅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
        4.2 设立班级干部提升学生领导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要求学生一味地服从自己的管理,应该给予学生管理班级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管理班级的不易,使学生通过对班级的管理,而形成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让学生通过与教师互换角色,而逐渐形成换位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愿意体谅他人、宽容他人。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使学生加强、巩固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对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中设立相应的班级干部。所设立的班干部的种类需要全面,例如学习委员、班长等等。通过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够使班级在各方面都能得到针对性的发展和进步,并使管理班级的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管理经验。此外,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有必要设置流动性的班级干部,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一次班级管理,以此集中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力量,不断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手不管,而应该进行不断的指导和帮助,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使班级干部能够做到正向的班级管理。
        4.3 融合职业道德素养
        中职学生有一大部分会在毕业后面临就业的问题,而基于当前就业形势,各个用人单位都比较看重人才的道德品行,甚至有单位认为技能可以在后期慢慢提升,但道德品行如若不佳,则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因而中职管理中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以该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作为德育开展的内容。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形式模拟职业工作的场景,并通过预设职业开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境,而学生则通过对问题的应对和对情境的演练来清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路径。例如,在学生展开职业场景模拟活动中创建了产品质检不合格的情境,通过学生的情境应对和演绎,现场的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品质的重要性和对应客户的服务心态,在那之后,学生对待自身专业的学习更加严肃认真,在接人待物方面也更加谦逊、严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德育在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渗透,需要充分了解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班主任自身的榜样作用,采用现代化的德育方法,给予学生充分地肯定及鼓励,通过各种策略提高德育的工作水平,为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真心实意的感化下,中职学生才会认同班主任,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馨聪.“管育并重”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教书育人,2019(26):25.
[2] 周大绕.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探讨[J].南北桥,2018(6):166.
[3] 杜利红.浅析中职班主任德育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9(8):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