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飞婷
浙江省宁海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对以前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一定要充分结合互联网背景来完善,在地理知识的教学、传授过程中,让学生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解读,而且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综合效用。
关键词: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 高中地理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研究
引言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进程中提出的新型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各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要提高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高中阶段,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大量的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这势必要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高中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地理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延展地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使高中地理教学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优化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互联网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
(一)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设备高效率地完成地理教学信息的整合工作,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使得教学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多变,避免教师教学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促进教育教学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时随地分享学习资料,为学生有效获取地理知识提供保障,方便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信息。
(二)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发展
在将地理教学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双向良性沟通的建立,拉近师生之间平等、友好的关系。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时向教师提出问题、表达学习需求、给予相应反馈,教师也可以随时向学生发送相关学习资料,为学生解疑答惑,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式与学习进度,以便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策略
(一)加强互联网教学的备课
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课教学时,很多学校都是通过网课来进行教学的。互联网授课的模式,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教师在互联网的功能应用上,能够把《地球的运动》的各种研究和猜想进行展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与此同时,互联网授课模式,能够直接让学生开启录播,对不同的课程进行记录,便于在课后重新回顾,一方面提高了地理课程的复习水平,另一方面在地理知识的综合互动上取得了更好的进步。《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小视频、新闻报道发送给教师,教师借此在课程讲解的素材上不断丰富,最终在地理课程的授课体系上不断创新。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教授学生生活常识
在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知识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生活常识,促使生活化地理教学开展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深入探索地理重点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山地的知识时,可以借此为学生讲述有关地震、地壳运动等知识,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播放唐山地震纪录片或汶川地震视频,促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预防地震的重要性,也从中明白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价值,借助地理知识来更好地保护自己、预防危机,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阶段从互联网中自行翻阅有关地震的知识或电影,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和有关山地的知识,让教师能够明确掌握学生学习进度,以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更好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三)设计任务驱动学习主动性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即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驱动学生向着学习目标而不断努力,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中图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前对本课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因为本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征,明白空间布局的原因,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对本城市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等主要功能区通过互联网进行搜集和记录,在自主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布局,从而了解政治、历史、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重要影响。
(四)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还有一些知识非常抽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现象,如,冷暖气流交汇、地壳运动等,但是这些内容中很多又是必须掌握的重点。为此,地理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进行具体展示,将看不到的现象变为真实的图像,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冷暖气流交汇景象,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例如,“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部分内容就属于教学难点,为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制作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分三步进行观看,第一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冷暖气团的形成原因;第二步,教师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冷暖峰过境前和过境后状态的不同,让学生对天气出现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步,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哪些天气情况是因为冷暖峰过境引起的,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还可以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再如,教学不同区域的气候情况时,可在播放天气情况的同时播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且可以将课本中图片、文字等内容制作成PPT为学生进行讲解,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借助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整个教学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快,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五)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对教学的限制,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利用智学网、谷歌地图等还可以进行课下教学,如,将地理知识制作成微课、微视频然后上传到网络上,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就可以进行观看。这种形式的教学更加灵活,而且不像课堂教学一样氛围比较严肃,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课下学习。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复习,或是将地理课程中比较难理解或重点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巩固,从而让学生的知识基础更加扎实。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需要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完成预习任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地理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结束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各方面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创新,很多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都可以借此来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互联网的应用已经与高中地理教学科学融合,在地理知识的传授方面,彻底告别了老旧的模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欢迎。未来,要继续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内涵上不断深化,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力源.基于“互联网+学习共同体”的高中地理教师自主教研提升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刘随新.互联网+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实践探索[J].才智,2020(13):11.
[3]申佳川,焦黎,王智群.“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地理教育,2019(S1):37-38.
[4]朱瀛.“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究[J].高考,2019(18):72-73.
[5]田法敏.“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