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信息化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姚俊娟
[导读]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加以调整
        姚俊娟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清州镇李家镇小学,062650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可以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优化教学质量。本文就重点分析小学美术课程信息化的重要性,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信息化;重要性;

        小学美术课程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为学生创造了趣味性学习空间,规避了传统死板教学存在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为小学生了解美术、感受美术的魅力打下坚实基础。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美术课程得到优化和调整,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1美术课堂良好教学环境及氛围的创设
        小学美术课堂重点是向小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涉及到较多造型、设计、赏析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过于枯燥的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而使用信息化技术后,则能够将讲解内容与多媒体、互联网融合起来,突显内容趣味性,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学生还可自主完成探究和讨论,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比如《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是关于学生无忧无虑童年绘画作品的讲述,而这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生活加以阐述,打造一个愉悦的课堂环境,之后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所学技能将日常生活呈现在纸上,这样既锻炼学生的绘画水平,又能为教学带来活力。
2资源拓展,满足教学需要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丰富的资料作为支撑,小学美术课程也是如此。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完成美术资源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原有书本知识加以扩展和补充,进而增强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技术作用下,教师可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对教学内容实行形象处理,增强知识的灵活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回转的玩具》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常见的回转玩具加以展示,以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建立初期印象,之后由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制作这些回转玩具,之后点评制作成品,既实现知识的学习,又能启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的思维模式。
3利用信息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课程信息化中,要求结合小学生年龄对课程内容加以规划,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所学知识予以汇总和延伸,并以多样化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眼球,尝试知识的研究和探讨,这样不仅可营造良好课堂环境,还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引导。之后在学生建立美术兴趣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美术教学,这样师生才能将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紧密相连,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感受美术。
        如《五味瓶》一课,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五味瓶的形态展示出来,供学生观看,之后让学生总结描述五味瓶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这时可借助零食这一话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想象自己吃零食时,五味瓶内味道是否相同,让学生踊跃回答,之后教师讲解,了解五味瓶的真实含义。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理解绘制五味瓶。这一过程,学生既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鉴赏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小学美术课程中,也不再单纯的进行知识传授和技法讲解,而是将审美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

信息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可将美术作品良好呈现,对每一个细节予以清晰说明,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之后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增强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教师要提高图片放大后的分辨率,包括对各个区域的讲解,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精美的邮票》一课,目前市面上的邮票数量较多,但小学生见到的邮票相对较少,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世界各地的邮票展示在学生眼前,带领学生分析这些邮票,从了解邮票精美图案到分析其历史,增强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5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下的重要产物,将其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加大知识掌握深度。微课的时长不会超过15分钟,但知识覆盖面广,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实现对知识的深化分析和探讨,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意识逐渐加强,学习积极性不断上升。
        微课的优势有很多,针对性较强,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提升,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展开学习。例如《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的学习中,私家车、公共汽车随处可见,教师可以此为引导,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汽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并想象如果自己是汽车设计师,应该作何设计,且将自己的想法绘制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引导性的话语,就能够让学生自主绘制作品,思考遇到的问题,进而完成任务,详细阐述自己想法和观点。整个过程学生会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并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行联想和推演,从而达到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此外,该习惯养成后,在其他学科学习中,也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6学习展示平台的构建
        对于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来说,除要具备过硬的美术功底外,还应提升信息素养水平,学会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打造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利用微信等移动平台,展示美术作品,也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平台中,展开综合评价,这样既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够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增强美术学习兴趣,促进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在学习平台的构建中,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动手尝试各种物品的绘制,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同样以《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为例,学生设计完成后的作品,附上详细说明后,可由教师直接上传到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平台上,让全校师生和家长都能够看到学生的作品,感受学生的美术思想,这样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身,健康成长,以达到素质教育要求。不过在这一环节教师需做好信息处理,对于一些消极评价,要对学生予以开导和指引,给出客观专业的意见,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免适得其反,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
7结束语
        小学美术课程信息化的落实,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和作用,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开展多样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且增强鉴赏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了解美术真正的魅力所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钦.小学美术课程信息化的重要性浅谈[J].读写算,2020,No.1151(04)
[2]谭理.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No.77(09)
[3]张莉.对于小学美术教育与信息化整合产生的影响[J].国际教育论坛,2019,1(1)
[4]裴崧淳.浅谈导入环节在小学美术智慧课堂中的重要作用[J].赤子,2020,000(005)
[5]谢化姣.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整合[J].好日子,2019,000(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