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体能练习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阮丽萍
[导读] 人才培养的要求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社会整体大环境变迁而不断革新的。
        阮丽萍
        浦北县第三中学
        摘要:人才培养的要求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社会整体大环境变迁而不断革新的。而当今社会要求的人才是全能型人才,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综合素养型人才,由此而言,无论是文化学习还是体育锻炼对于人才养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初中阶段无疑是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体能练习又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强化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初中体育教学体能练习现状分析及策略探讨加以论述,旨在培养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能练习;全面;综合素质
引言
        当今教育体制大环境已经不只是单一强调学习成绩主宰一切的现状了,而更加强调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初中是学生受教育的启蒙发展期及观念性格培养期因此更要注重贯彻落实时代综合素质培养的号召。初中体育中体能练习是体育教学基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拥有健康优良体魄,更能够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升华与个体素质养成,因此,高校应重视体能锻炼,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综合素质强化训练,以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良性目标。
一、初中体育教学体能练习现状分析
1.置体能练习于次要地位,缺乏体育重视度
        大多数学校都忽视体育课地位,认为体育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副科,只是学生散漫无目的的进行玩耍的课程。而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则意味着体育地位的缺失,也就不利于学生进行课上的体能锻炼。更有甚者,教师会将体育课替换成其他主要科目,久而久之,长期体能锻炼的缺乏会使的学生难以达到每周有氧呼吸运动标准,不利于他们生活健康的同时也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等恶劣现象,这无疑是不符合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的,以此校方与教师应将体育科目重视起来,强化学生体能练习。
2.课堂教学模式疏于创新,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堂由于课程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运动模式单调、授课方式枯燥等客观问题。而体育教师疏于课堂模式的创新,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磨灭,在枯燥的学习锻炼氛围下,学生会丧失对体能练习活动的锻炼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体能练习本质是教师强化对学生的训练引导,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锻炼,而这种疏于创新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体能练习本质的违背,不利于学生锻炼的同时也无益于他们日后的成长与发展。
3.缺乏专业体能练习设备,难以开展体育活动进行
        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支持才可帮助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体能锻炼。而大多数学校缺少相关的专业体能练习设备,这就直接导致有些体能锻炼项目难以进行,体育活动难以开展,这不仅是对学生锻炼的绊脚石,也是学校资源的流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型人才的缺口之一。

素质教育本质要求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如此一来学生素质并不会得到有效提高,存在体育锻炼层面的教学短板,不利于学生素养提高也是兴趣培养的丧失。
二、初中体育教学体能练习策略探讨
1.提高体育学科重视度,强化体能练习主体地位
        针对于体育学科本身,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科有足够的重视度,强化体能练习主体地位,在学生身心健康养成的同时再谈文化成绩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初中体育《队列队形、恢复体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重视体能练习在课堂中的应用,在队列排列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程度有氧运动安排,加强了学生们的个人身体素质,也实现了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教学形势及教育大环境及时进行创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得以提升,更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展开与发展,最终促进体育课程的良好推进与运行。
        例如,在进行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将学生们按照不同的体育能力平均分成不同组别,经过一定的锻炼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体能比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每个同学参与其中,跟让他们体会到了体育的魅力,促进了他们更好的学习。
3.强化教师对学生体育练习引导,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的正确性引导十分重要。所以,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化教师对学生的体育练习引导,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在融洽的学习氛围内完成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进行初中体育《体能锻炼》过程中,在下达一定的体能锻炼任务后,我与每位同学进行融洽交谈,了解他们联系中的疑惑点与困难点,加以引导指示,增进交流的同时也完善了教学体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型人才提供基础性保障。针对于教学阶段存在的弊端与问题,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解决,,打造良好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龚建新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18, 8(27) :112+114.
[2]蓝荣福.试析初中体育教学体能练习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7) : 160+162.
[3]张东亚.浅谈初中体育专项教学中的体能练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8 (19) : 192.
[4]陈锡龙.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5(02) : 37-39.
[5]胡建华.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策略实践[J].才智,2015(19):101.
[2]严春香.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6(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