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关鹏丽
[导读] 为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关鹏丽
        黑河市红色边疆学校
        摘 要:为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使音乐教学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成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关注的重点。为探究有效的教育策略,文章从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学现状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出发,明确现阶段音乐教学对中小学声乐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新要求,并提出有效教学策略,意在为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发展

        新一轮的新课改中,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以摒弃“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思想为主,基于学生实际情况与个性发展需要,从专业角度启蒙中小学生音乐素养,展开系统以及科学训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亟需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素质教育决定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教学计划的制定以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核心,改变顽固的错误思想,将音乐教育放在与主流学科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交流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要以激发其兴趣为重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深入感受音乐魅力。因此,音乐考核的形式应符合学科特征,可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与考核方式,关注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内心的变化,从多角度评价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空间。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始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均缺少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导致学生声乐表演天赋被忽略。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多方面不合理情况,未严格遵照素质教育要求,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声乐素养、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激活学生创造思维。音乐教学资源投入较少、缺少高素质教师队伍,课时不充足,并经常被主流学科教师挤占。但多数学校教学大纲中以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忽视学生兴趣与能力发展,无法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素质能力发展情况。
三、音乐教学对从业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
        音乐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声乐学习的需求,因此,既考察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也需要教师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综合运用,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过硬的音乐教师。主要从专业的声乐训练和创新意识两方面进行培养。首先,专业声乐训练。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熟悉古今中外的乐理知识,还要具备主流审美价值观,在音乐鉴赏、审美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启发,此外,还要熟练操作相关演奏乐器。其次,创新意识与能力。“应试教育”下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发展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也饱受影响,因此,在新课标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下,中小学校应重视音乐教师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考察,以保障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所谓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即为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质疑,善于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提供平台与条件。
四、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的音乐教学策略
        中小学音乐教学应从音乐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深化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强调丰富学生知识。
(一)加强理论基础
        在传统的的音乐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缺少合理的联系,或经常出现不重视声乐理论教学情况,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因对相关理论理解不到位而出现错误,打击学生声乐练习积极性。从声乐本身来讲,其不仅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古今中外有着丰富的声乐理论知识,它通过语言性以及声乐知识的配合引导学生感知声乐,并从多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声乐中的诸多要求。
(二)增强实践学习
        声乐本身具有表演性以及实践性特征,是一门通过实践展现艺术价值与魅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因学生年龄问题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价值。其中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另一种则是延伸课堂的艺术实践。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以衔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配合理论知识教学指导学生实践,锻炼其基础能力与声乐技巧。例如,在训练学生正确呼吸过程中,在声乐表演中,学生呼吸采取腹式呼吸法,与日常呼吸不同,腹式呼吸法在吸气时腹部向外突出、呼气时腹部用力收缩,练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体会到腹部的收缩感以及腰部四周的扩张感,从而为歌唱平衡以及声调提升提供力量,日常练习中加强练习自然叹气,腹部则有以上感受。
(三)激发学生想象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则迎来实现想象的契机。因此,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不单纯是教师教一句、学生重复一句场面,可将学生分组,提供学生自主练习空间,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理解,将产生的新想法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于歌唱过程中的技巧处理以及创新想法在班级内表达,给予学生肯定与支持,这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摆脱反复练习以及理论学习的枯燥性;同时,学生在表达想象的同时便于教师对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以及想法有全面的掌握,从而可为教师有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改革背景展开了音乐教学适应中小学音乐发展的思考与探讨。其中可以明确中小学音乐教学需得到学校以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借助新课程改革契机,积极进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改革,重新确定音乐教学目标与对从业教师的要求,以使教学中有目的性地进行学生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真正发挥音乐教学的价值,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当代音乐,2021(06):34-36.
[2]孙佳.论音乐教育中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21(06):184-186.
[3]张娟妮.基于奥尔夫的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263-264.
[4]谢颖.探究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审美教育[J].学周刊,2021(19):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