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兰
湛江第一中学 524000
【摘要】读后续写是我国高考英语写作的一种新题型,它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有效促进英语的学习,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读后续写能力培养中,“以读促写”作为重要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同样体现出其作用和影响。本文以高中英语人教版(旧教材)为例,结合新课标课程内容,提出根据主题语境引领续写主题、通过语篇类型和语篇知识指导情节构思以及积累语言知识丰富写作表达,从而促进读后续写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后续写;课程内容;
一、引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考英语设计基于语言学家王初明教授提出的“以续促学”的观点,参考结合国内外语言学习与测试的理论和实践,推出了读后续写题型。自推行以来,该题型受到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的广泛关注,读后续写的教学也日渐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语言输入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以读促写”是高中英语教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提高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调查研究发现,90%的教师都能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吴朦婕,2018)。然而,以读促写教学更多的集中于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读后续写作为高考新题型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究。本文基于新课标提出的课程内容,结合若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水平,综合提升学生应对高考新题型的实践能力。
二、读后续写题型分析
与传统的应用文写作不同,读后续写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题目语言材料之后,根据所给续写段落的开头句(部分地区卷要求应用所给关键词语)进行续写,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内容完整,意义连贯的篇章。考生不仅需要具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能够在这基础上合理地创造新内容,并以恰当准确的书面表达方式展现出来。王初明教授指出,读后续写将语言的模仿与创造性使用有机结合,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切实结合,是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考查目标主要包括考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根据读后续写评分各档次给分范围和要求(见附录)可以得知,评分主要考虑:1.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2.内容丰富性(和对所标出关键词的覆盖情况);3.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与准确性;4.上下文的连贯性(陈康,2019)。因此,教师在“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要紧扣以上评分细则,培养学生围绕“内容产出、语言运用以及篇章结构”三大方面的能力,有效地整合阅读与读后续写教学,将读写两者有机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基于课程内容的“以读促写”与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内容包括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六要素。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形成指向学科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出英语语言的学习要在特定主题语境下展开,深挖不同语篇类型特点,选择性地从中获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形成相关语言技能,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内容通过开展以读促写,要求教师在正确把握读后续写考核目标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语篇进行正确的解读,创设真实语境,设计相应的语言学习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不同的语篇各有特点,阅读教学不需面面俱到,而是要基于文本素材,选取恰当的角度对文本的语言知识、文本语境、文本题材、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解读,通过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表达的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续写能力。
1.主题语境引领续写主题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材主要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编写而成,内容涉及人文社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教育部,2018)。相应地,学生的英语语言评价活动文本都离不开主题语境的引领。在语言评价测试中,无论是输入性(in-put)的材料如阅读理解,还是输出性(out-put)的材料如写作表达,都紧紧围绕以上三大主题。主题语境不仅能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还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题,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拓展学生思维深度,才能帮助学生在续写过程中精准把握续写主题,为后续的情节构思以及语言表达指明方向。
在阅读教学中,设问是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检验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的有效途径。新课标给教师提出教学的建议,指出教师应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往高阶稳步发展。层层递进的阅读探究,能帮助学生深入挖掘主题意义,加强主题对全文的引领。
以人教版Book 7 Unit 4课文为例。课文Reading部分是一封写给家人的信件,作者Joe在信中分享了自己在异国当志愿者教师的经历,旨在通过故事的分享,让家人了解她的工作和生活。本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话题,渗透了助人的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类型:Read the lines(读懂文本字面信息,获取和梳理知识)、Read between the lines(读懂文本隐藏信息,学会分析与判断)以及Read beyond the lines(读懂文本以外的信息,能根据原文进行批判和评价)。经过层层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对身边人、事、物的看法,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份志愿者工作的态度。特别是在Read beyond the lines部分,通过小组讨论“If you were Joe, would you keep on teaching there in PNG?” 为故事的后续奠定了主题。换而言之,假设要求学生对本文进行续写,那么无论主人公遇到什么情境,她所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必定与原文分析中的个人形象相符,与全文的主题一致。
读后续写的审题就是对文本进行语篇研读。如果学生在阅读中懂得一步步深入挖掘文本信息,探究主题意义,就能正确把握文章主旨立意。在阅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训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读后续写提供参考的可能性。
2.语篇类型和语篇知识指导情节构思
语篇类型指的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多模态形式的语篇,不同的语篇各有其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而语篇知识关注的是语篇如何构成、如何表达以及该如何正确应用语篇来达到交际目的。我们要学会根据交流的需求选择恰当的语篇类型,设计合理的语篇结构,规划语篇的组成部分,从而保持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据分析,学生在续写的情节建构中普遍存在续写情节与原文脱离,合理性缺失,融洽度不高,衔接不合理等问题,这是语篇知识缺乏的一个体现。
目前,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所给语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叙述生活当中的人物事件等。高中英语阅读教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记叙文阅读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在读后续写中准确审题,正确理解原文,继而展开合理的情节构思。记叙文的阅读要围绕基本六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how)展开,并利用弗雷塔格金字塔(Bozer,1995)从宏观角度浏览全文,理清文本情节和脉络,分析语篇结构,感悟语篇逻辑,从而强化学生语篇意识。
以人教版Book 3 Unit 2课文为例。课文Reading部分讲述了主人公Wang Peng经营的一家餐厅的故事。通过文本分析可得知,这是一篇记叙文,主人公一开始生意不景气感到沮丧,后来发现对手的餐厅食物简单却价格昂贵,内心十分气愤。经研究他想出一个新的方案,对赢回顾客充满了信心。全文故事思路清晰,脉络流畅,主人公的故事线和情感线都很清楚。课本Using language部分还有故事的结局,即两人当面讨论分析餐厅食物的利弊,最终达成共识并从生意伙伴发展成爱情伴侣。因此,教师可以从读后续写的角度对Reading部分进行以读促写教学。先让学生将课文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进行情节分析,那么通过利用弗雷塔格金字塔分析可得知,故事的起因经过都十分明了,但是缺乏一个高潮,没有出现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最终的结局。因此,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故事展开续写的讨论,构思情节并展示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从语篇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强调从宏观层面对全文进行规划,提高故事融洽度,确保续写语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因此,在阅读教学恰当地运用语篇知识来分析语篇学习语篇,可使学生逻辑更加清晰,续写内容更有条理,整个语篇更加连贯。
3.语言知识丰富写作表达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其中,词是语言建构的材料,好的文章离不开优美词句。英语阅读最为最主要的一种语言输入方式,承载着话题、语言、写作方法对写作的促进作用的方方面面。一直以来,以读促写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阅读当中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作为记叙文,读后续写主要采用详述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其中详述主要体现在细节的描写上。细节的描写则包括动作,心理和环境的描写,因此在读后续写练习中,学生会有意识地背诵积累相关的词句表达。然而,仅仅积累词汇短语,缺乏主题语境的统领和串联,缺乏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效率比较低下。以阅读教学提高读后续写,要对语篇的语言特点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学习优美词句,并通过创设语境进行仿写应用,从而建立起信息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以人教版Book 7 Unit3为例。该单元Using language中A New Dimension of Life这篇文章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作者去潜水探索海底世界的旅程,着重描述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在阅读中,学生通过作者的详细的描述与表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在目睹丰富多样的海底生物时,内心愉悦、紧张或激动的心情,如 “Seeing such extraordinary beauty, I think every cell in my body woke up.“以及“I told myself they weren’t dangerous but that didn’t stop me from feeling scared to death for a moment.”在读后活动中,笔者首先指导学生整理出关于心理描写的句子并进行学习,接着结合学生近期内做过的读后续写素材,设置相关语境让他们进行模仿。例如2021年广东省一模测试读后续写中,段落一提及“我”和妈妈在路上汽车故障等待帮助时的焦虑和恼怒。学生可以模仿课文句子“I’m sitting in the warm night air with a cold drink in my hand and reflecting on the day – a day of pure magic.”,仿写出“I was standing by the road with beads of sweat dropping down my face and complaining to my mom about the day – a day of pure trouble.”仿写中学生不仅从中积累相关的短语,还进一步掌握with复合结构的应用,同时贴切的语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王初明教授强调过,语言模仿若要促学,不能只依靠简单机械的语言重复背诵,需在互动中模仿,需要在词语意义易于解读的丰富语境中模仿。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特定主题语境的模仿表达活动,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四、结语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新题型,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以读促写作为典型的写作教学方式,不仅要结合读后续写考核的目标,更要在整合课程内容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有效地指导学生深入领悟语篇,掌握语篇分析技能,找准文本主题,加强语言表达,才能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参考文献
高考英语启用读后续写题型的效果验证研究,陈康,2019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吴朦婕,2018
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