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协同模式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李巧玉
[导读] 互动协同模式是新课程改革所衍生出来的模式
        李巧玉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互动协同模式是新课程改革所衍生出来的模式,此种模式能够让学生们理解话语,保证对话顺畅进行。所谓读后续写,就是有机结合阅读和写作。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后,以互动协同模式开展读后续写教学。
        关键词:互动协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引言
        “续理论”是由王初明首次提出的,在首次提出之后,读后续写就受到了来自外语界的广泛关注。互动协同是读后续写的理论基础之一,此理论认为,协同是保持人际对话顺畅进行的机理,协同和互动密不可分。那么,应该如何在互动协同模式下,开展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呢?“读”是阅读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过程,而“写”是阅读者对文本进行参照性架构的过程。读和写都需要学生和文本产生互动。在这样的情形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利用互动协同模式,创造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中深入体验和解读阅读文本,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掌握文本逻辑[1]。
        1 利用针对性的问题概括内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应用互动协同模式指导学生读后续写时,应当设置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可以在针对性问题的驱动下,对文章主旨大意进行概括,为续写搭建内容支架。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文本,这些文本特征不同,所以阅读的策略、续写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大多数读后续写的文本是具有丰富情节的记叙文。情节就是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其通常包括五方面,分别为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和结局等。在实际的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应用互动协同模式,在了解记叙文的文本特征后,以针对性的问题加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为学生文章叙事要素的梳理、文章主旨大意的归纳提供帮助。
        就以一六年十月浙江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的记叙文本为例。此篇记叙文讲述的是Jane和丈夫Tom吵架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结果在森林里迷路,在森林中度过三天两夜后获救的故事。在利用互动协同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如:What is the genre of the article?What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narrative?How does the story unfold?In what order did the author describe it?Can you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in one sentence?在提出问题后,学生们需要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对叙事的基本要素进行详细描述。在学生们掌握了故事描写的顺序后,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中的plot diagram引领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并在之后绘制情节图。此时的学生需要根据情节图,对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概括,并根据故事叙述的基本要素和主旨大意进行段落内容的续写。在学生们续写后,教师要继续让学生们预测和推断续写内容和原文的契合性,并尝试着利用时间信号词或者空间词铺陈叙事,以此在内容方面达到两者的高度互动协同。
        2 在探究性的问题中组织结构
        高中英语教师不仅需要设计针对性的问题,还需要设计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探究性问题的驱动下,对文章的叙事逻辑进行梳理,在结构支架的搭建中展开互动协同模式下的读后续写。众所周知,记叙文不仅有叙事的背景、人物和情节,还有矛盾冲突。可以说,矛盾冲突才是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是逻辑布局的核心点。


        以上述的记叙文为例。其中的矛盾冲突是Jane在森林中的迷失,表现的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在此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以矛盾冲突为出发点,分析文本中问题的产生、解决方式和最终的解决情况。并依照before getting lost-while getting lost-after getting lost这一时间线索,对文章的叙事逻辑主线进行串联。在抓住文章的整体矛盾冲突后,以自己所梳理的叙事逻辑为基础,思考教师所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如:Where was Jane before、when and after getting lost?Does it do anything?If so,what did she do?此时的学生们不仅需要对文章的叙事逻辑进行重新的梳理分析,还需要对文本进行再次阅读,需要在了解续写段落的逻辑布局后,构建相关的结构支架。之后再以确立的续写段落的主要内容为依据,以文本聚焦的矛盾冲突进行续写。在续写中,要明确分析Jane在高山森林中的情况,如Jane所处的地点、时间、环节、经历的事情、当时所产生的情绪情感等等。适当时还可以自己根据文本设置问题链,通过对问题链的自问自答,对续写文章的主旨进行凸显。在赋予段落结构逻辑性后,达到在结构上的互动协同效应。
        3 以引导性的问题品味语言
        在互动协同模式下的读后续写中,教师可以设置引导性的问题,学生们要在欣赏文章的语言运用时,构建语言支架。任何时候,在文本的语言表达中,都需要明确思想和观点,记叙文也不例外。记叙文有着生动鲜明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句式、运用得当的修辞手法,而这些都增加了整个文章的表现力。此时的高中英语教师们就可以设置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在阅读文本后,通过对词语、语句和修辞的品味揣摩等,获取模仿续写的样本,从而在互动协同下运用语言来实现读后续写。
        如:In“She chooses her way carefully along the stream”,what does“picked her way”mean?Why did the author use“No reply”instead of“No reply here”?How does Jane feel after drinking the juice?In what way did Jane's thoughts be expressed?学生们可以通过对“picked her way”的分析理解和精确应用,了解文章主题,在脑海中形象生动的刻画出Jane在树木茂密的山上小心翼翼寻路的画面。而其他问题则可以直观的表现出Jane当时孤立无援的状态,可以形象的表现出Jane冲动离家的后悔情感,体现Jane在野外生存的意志力。此外,学生们在研读文本后,可以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欣赏,通过和文本之间的充分互动,对多样化的语言句式结构和词汇表达进行归纳,可以学会在情境中对修辞手法的应用。并可以在掌握到互动协同模式和文本的语言特点后,利用所掌握的修辞手法应用方式,进行读后续写。使得续写出来的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和多样丰富下,赋予续写文章灵动性,从而提升互动协同效应。
        4 结语
        读后续写是一种有机结合“读”和“写”的方式,无论是之前的读还是后面的写,都需要阅读者和文本不断互动,需要不断的协同。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学生和文本的互动协同效应。此时为了最大化互动协同模式下的读后续写教学,相关英语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在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运用水平进行了解后以此为基础,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结构的组织和语言的运用。利用这些,来解读文本,梳理文本逻辑,深入文本语境,品味文本语言。从而在高度互动协同下,提高读后续写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安妍.基于互动协同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研究[J].文渊(中学版),2020(5):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