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莲
伊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为了将思政教育更好地开展下去,很多高校在积极地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将思政理念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则是其中一项内容。在大学英语中渗透思政元素,通过思政教育与英语教育融合的方式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与思想意识成为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这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课程缺乏融合深度、课程体系不完善等,进而限制大学英语发展。为了将思政与人理念更好地融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大学英语;思政育人
思政育人理念的核心在于借助于思政教育强化学生思想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将思政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中是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对思政教育产生新的认识,把控其核心要求,抓住其重点内涵,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之间的联系性找出,以这种联系为切入点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受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产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将自身的价值体现。
一、深化思政理念融入,强化实践课程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重心在于课程重点难点知识讲解,对于学生在重点难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导致课程的价值减弱。对于进入到高校的学生而言,其知识储备较多,但是在知识应用上很大的缺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英语实践课程入手,在实践课程中融入思政育人理念,将思政思想与英语思想深度融合在一起,实现对学生针对性训练,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使得思想认识得到强化。
例如,开展英语社会实践,到机场、港口、地铁等区域开展服务工作,学生可以为外国人指路,这对于锻炼学生英语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必然遇到困难,比如学生对于某些语法的应用不够熟练,或者表达错误等,这将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这也需要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承受心理压力,在遇到困难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难,才能有所收获。
在实践过程中,首先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其次是心理素质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这也是思政教育中提倡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在实践时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学生对于自身需要面对的困难一无所知,而在发生意外时处理好这些问题则考验学生的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课程开展前,教师要为学生打“预防针”,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意外说明,强化学生思想认识,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始终坚持下去,做到不放弃。
二、强化教学方法研究,实现多样教学
教学方法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推力,在以往的教学中,限制因素非常多,所以教师采用同种方法教学,所以教学效果较为有限。在新的教育阶段中,人们更加重视教学的针对性,希望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英语知识的讲解,实现英语教育的针对性。为此教师需要强化教育方法的研究,不仅要拓展教育方法,实现针对性教育,而且要体现出思政育人的理念,在英语课程中将思政思想体现,让学生受到思政思想的感染,进而努力地学习英语知识。
例如,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借助于现代信息设备经部分英语知识讲解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的影片,比如先人们为了探索救国的真理学到西方学习文化知识,翻译了大量的英文文本,为国内带来了新的思想,进而引发了后续的变革,这是先辈们救亡图存愿望的一种体现形式,激烈着现代人学习先辈身上这些优秀品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还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让学生使用英语写一篇观后感,这也是将思政思想融入到英语课程中的一种体现形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回忆参观过程中所见所想,将会更好地组织语言将这些想法表达出来。或者开展合作教学,比如围绕着建党伟业让学生合作讨论,统一采用英语进行讨论,能够加强学生对党的认识。
强化教育方法是推动教育活动深化创新的重要方式,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将关系到教学效果,也是衡量英语课程质量的一种指标,对于教师而言,根据不同内容调整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方式更具针对性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以思政内容为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思政内容讨论中,是强化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针对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新思想的碰撞形成更多新的思想,学生通过英语知识进行交流,也能够检测自身英语学习效果,从而作出更为合理的调整。
三、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深化反思形式
传统的英语课程中,在课程反思上缺少一定的深度,反思的重点也多未然着学生成绩进行,将成绩作为反思中唯一的评价性指标,忽视了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以往教学中,由于缺少思政内容的渗透,教师往往不会思考思政融入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能否通过期末教学检测,所以教师将目标明确在了帮助学生通过期末检测上,这带来的问题是学生思想认识产生了很多错误,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有着很大的误解,认为学生的目的是完成学业,未能考虑到英语的应用价值,所以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十分有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调整,通过全面性的评价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程发展。
例如,在教学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时,英语文化是重点的内容,通过对比英语言文化和中国文化使得学生客观认识两者文化,进而吸收两者文化的优点,促进社会发展。在反思阶段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对于外来文化深信不疑,是否对本土文化正确看待,要明确学生是否带着客观的看法认真地看待不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文化自信,进而将本土文化发扬下去。在反思过程汇中,还需要认识到教师的职责是否发挥出来,相应的思政教育是否得到体现,学生在课程中获得了哪些有用的收获,学生出现了那些不良的行为等。
只有切实强化教学反思工作,才能反思中认识到教学的不足,进而通过特定的方法调整反思教育,在后续的教学中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这对大学英语总体发展非常重要,也是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需要作出调整的部分,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思政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也能正确看待英语课程学习,并在后续学习中将思政教育中学到的精神秉承下去,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结束语:总而言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需要将思政教育额更好地融入,通过思政教育加强学生思想认识,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学习英语知识,在学习中不惧一切困难,树立良好的学习观,秉承着这种学习观探究更多知识,这是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的关键一环,也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重要的方法。所以教师要探究更多基于思政育人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晓燕.文化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2):36-37.
[2]李晓娜.大学英语教学推行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47-49.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