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计算机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李小凤
[导读] 中职院校中,学生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都很感兴趣
        李小凤
        唐山市古冶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摘要:中职院校中,学生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都很感兴趣,教师更是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慧课堂理念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始终对计算机保持浓烈的兴趣,本文探讨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智慧课堂的教学研究,分析了智慧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对基于智慧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
关键字:中职院校;计算机;智慧课堂;教学
1.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网络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来说,很多中职院校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仅仅是借助网络媒介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照搬,以此来进行授课。没有充分运用发达的网络优势来丰富教学内容,课程比较死板,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性,使课程变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只是对基础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很难提高实践技能。
1.2缺乏共享机制
        当前许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缺乏共享机制,教师的网络教学课件仅仅能为学生提供基础的理论学习,并没有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来说,互动和交流很重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才能取得进步,各高校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互通,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更能获得知识面的扩充。所以,共享机制尤为重要。
1.3计算机网络教学缺乏反馈交流
        许多院校在授课中,仅仅是通过单一的网络教学来进行授课,在下课前布置课后作业,而课后缺乏反馈和交流,这样使得学生的问题日积月累,进而得不到解决,学习难以得到提升。教师也难以确认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否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课后并没有通过网络媒介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本节课所学知识难以得到反馈,很难了解到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也难以对日后的课程进行提升。
2.计算机智慧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如今大多数的教学均采用智慧课堂的形式。所谓智慧课堂,就是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习者构建情景化、智能化、互动化的智慧学习环境。在上课前,教师将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通过智慧课堂系统传输到学生个人终端中,使学生能精准的在个人终端中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此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为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在学生预习和掌握了本次课程后,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完成,进而提高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完成情境任务后,教师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确保能够熟练的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发布相应的课后任务,让学生课后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作业后可通过个人终端上传作业成果,并利用个人终端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一来,只要有网络,学生随时都能请教问题,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中职院校计算机智慧课堂的优化对策
3.1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优秀的教师是培育学生的关键。为了促进计算机智慧课堂一体化,中职院校要致力于打造创新型教师团队、编写特色教材、研究创新教学方式,使智慧化和教学融为一体。中职院校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中职院校要培养专业教师,让教师具有智慧化头脑,增强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计算机智慧课堂中,教师应积极给学生布置任务,运用网络媒介进行授课,使课堂的教学不再单一,课后提供共享平台,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应及时发问,使学生有问题时能及时通过互联网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
3.2编写特色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支撑和重要依据。在编写教材中,中职院校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将书本与实践进行结合,将实践过程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将计算机课程的新技术、新流程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其符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程特点对教材进行详细划分,使教材内容一目了然,不再繁琐。多加入经典案例和教学项目等,使教材能够紧贴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沿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并能及时调整。
3.3优化课堂
        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智慧课堂打造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融为一体。中职院校要打造一个专业化的网络教学平台,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最新的智慧课堂,将课程中的经典案例、操作流程等进行整合和知识体系构建。中职院校要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将教师讲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保证课上内容理解后,在课后进行复习,运用网络与教师沟通。
总结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催生了智慧课堂。中职院校要通过搭建计算机智慧课堂的学习平台,实现了课程的有效衔接和资源共享,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领域创新型课堂,实现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提高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率。智慧课堂使学生在情景化、移动化、感知化的学习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的体验中实现智慧的增长。现如今智慧校园的出现,使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总之,大力推广智慧化环境,深入推进互联网教学,能使计算机智慧课堂的教学呈现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雪华,周悦.教材“动”起来  教法“活”起来  教师“改”起来 [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9
[2]王 娟.“高等继续教育“三教”融合的行动路径”[J].成人教育,2017(9).
[3]姜丛雯,傅树京. 我国智慧课堂研究现状述评[J]. 教学与管理,2020(6): 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