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戴菁菁
[导读]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戴菁菁
        温州市九山学校
        摘要: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直到今天素质教育都是我国最重要的教学模式,这也要求教师在追求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各种优秀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是教育界十几年探索素质教育过程中效果显著的重要教学方法。本文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道德;法治课
引言:初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与小学生不同的是,初中生处于思想转变初期,正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所以初中教师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自主思考。文章从情境教学法的概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用价值以及情境教学法具体应用策略着手,深入探讨研究如何优化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景教学法,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利用相关教学器材设置对应教材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情景结合,仿佛亲临其境,最终让学生完全掌握教材内容,对培养学生情感、启发思维、开发智力、丰富想象力有特殊作用[1]。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使书本“活起来”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产生对学习的兴趣,高效吸收知识。
2、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用价值
2.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书本上的文字通读下来很容易遗忘,情景教学法不同于书本死记硬背,让同学亲身体验。当处在细致具体的生活环境或者有带入感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极大提高,对情境本身产生浓厚兴趣,兴趣带动理解,完全理解就能轻松掌握。同时,情景教学法通过情境再现,也能让学生树立对事物正确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提高眼界,拓宽思维
        初中是青少年思维模式发生巨变的时期,也是塑造三观的重要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在达成这几项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眼界,从关注自我升华到对他人具有同理心,从个人情怀成长到家国情怀,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3高效学习和高质学习
        例如通过情景教学模式,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在的立场,对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其发散思维,在不经意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不仅让学生高效率的吸收知识,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3、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3.1贴近生活设置情境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假大空的照搬照抄,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或者是该班级的具体情况设置情境[2]。例如在“如何培养爱国情怀”一课中,通过情景设置将“爱国”的概念具体化。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发现爱国的小事情?有没有发现哪些不爱国家的事情?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发言,举出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树立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国的,哪些行为是不爱国的。让空泛的概念变成具体事例,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相关概念。
3.2丰富情境教学的形式
        当今青少年往往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缺乏对生命正确认知,因此当今校园欺凌、校园自杀等恶劣案件屡见不鲜。除了第一点提出问题式,还可以组织学生排练小话剧,做游戏。教师可以善于利用教材信息、收集当下新闻时事,收集典型案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如果自己经历了事件,自己会怎么做?”例如校园欺凌案件,通过小话剧或者让学生置换立场,培养学生同理心,明白被欺凌者的困境,从而知道校园欺凌是错误的。而通过构建教学问题,解答教学问题,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
3.3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的工具也快速的更新迭代,出现了多媒体教学。合理化的运用到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可以极大的提高同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书本是眼睛一个渠道接受信息,而多媒体软件从视觉、听觉多角度接受,视频将文字与音乐结合,会有更加立体的学习氛围。例如在“什么是爱岗敬业的人?”一课,教师通过收集各个行业的优秀工作者,做成简短视频合集,让每一份工作都能对应一个人。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利用典型案例的感染,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更加深入的领会什么叫爱岗敬业,同时也会以相同的标准来自我完善。
3.4课后采取讲评机制
        在进行道德和法治教学时,课后可以设置道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班级设立小红花机制,如果做了好人好事便积一分,如果做错了就扣掉一分,每周、每月、每学期对分数进行统计,依照分数高低设立奖励惩罚机制[3]。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道德观,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自身也要在课后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打分和自我评估,也可以鼓励学生对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和意见。课下留心生活中可以用于教学的点滴小事,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水平,才能让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拓眼界。使书本上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积极响应了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初中的道德和法治课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教师也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高效高质学习。
参考文献:
[1]孙丽华.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7),25-25.
[2]王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景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4),215-216.
[3]刘继明. 试论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