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陈惠玲
[导读]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陈惠玲
        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  363105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行业当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展开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其对科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小学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老师要能够学会结合多媒体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帮助其充分掌握相关的科学技能。本篇文章则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科学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小学科学的学习少不了实践的过程,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不能单一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是需要给大家进行演示整体的操作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科学教师也要改变自身旧有的授课观念,在课堂上适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积极探索。而多媒体作为良好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性地展现知识,降低其学习的难度,有效激发其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一、结合多媒体将知识简单化,降低学习难度
        小学生本身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因此其在遇到一些困难的问题和知识时,很难产生理解和掌握。为了帮助其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内容,老师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把难度较高的知识进行简化,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的结合,帮助大家将知识吃透,从而有效增加同学们对该学科学习的自信心,综合加强其自身的自学能力[1]。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小学科学第五单元的内容《人体的“司令部”》中,这一单元主要需要同学们了解人体的大脑、神经以及感觉。但是由于大脑内部的结构以及神经这一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并不理解,也没有见过,所以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于大脑结构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同学们通过视频或者图片讲解详细了解大脑的作用和其结构。比如了解到大脑具有控制运动,产生感觉的作用,是高级的神经中枢,所以才会被称为“人体司令部”。通过网络上生动的图片以及视频展现,帮助大家充分意识到大脑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大脑,爱惜生命爱惜自己的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到传统单一应试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很多老师在授课中都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需求,一直习惯性应用“满堂灌”的方式对其讲解知识,导致同学们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失去对科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老师要适当重视同学们的感受,仔细观察大家的基本学习情况,结合其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其在趣味化引导下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当中[2]。
        例如,讲解四年级的“吃的学问”中,需要大家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进食的食物,以及食物的搭配和消化等知识点。老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出一些大家常见的并感兴趣的食物,比如汉堡、火锅、零食等等美食,学生在看见这些自己熟悉的美食之后很快就能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则可以在同学们产生兴趣之后告诉大家,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同,人们需要针对自身的身体情况进行科学健康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或者食用成分相克的食物,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三、应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整体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当中的内容,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解书本当中的知识,还要能够适当拓展知识,丰富整体的教学内容,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实验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部分领域的知识点,老师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帮助其了解课本之外的信息[3]。
        例如,教学“呼吸和血液循环”中,在上课时,教师先让同学们做出呼吸的行为,通过应用各种方法,感受一下自己在呼吸的时候肺部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并尝试用手摸一下自己手腕上的脉搏,摸一摸自己的心脏,感受自己的心跳。之后为了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在人体当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相关的信息资源,打开学生的视野,以此有效帮助其掌握更多的信息。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展开虚拟实验
        很多科学实验在课堂中都会受到一定的开展限制,导致一些实验同学们没办法进行。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信息技术就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创建出一个虚拟的实验场景,让同学们跟进实验的过程,使其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操作,帮助其完成整个实验。这一方式不但能解决科学实验不能在课堂中实施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加强同学们的动脑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和磁”中,需要学生了解基本的电路,并明白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和含义。这一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同时电路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教师则可以借用信息技术为大家直观展示电路组装以及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通过这一方式,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关于电路的知识。
        五、通过多媒体打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
        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大家打造生活化的情境,结合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对其进引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帮助其达到对知识的高效理解,并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例如,讲解“植物的一生”时,为学生展示一朵花从发芽、长出枝叶、花骨朵、盛开以及凋谢枯萎的过程,通过创设动态的情境,帮助大家认识到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并适当对同学们展开提问,比如:“花朵的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大家主动思考和探究。让同学们意识到生命生长的不易,使其以后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不再随意踩踏草坪。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尝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重视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需要教学的内容适当应用多媒体工具对其进行引导,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体验知识,通过萌发兴趣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充分领悟到知识的精髓,从而有效提高其学习的效果,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科学STEM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12):54-55.
[2]刘凌莹.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思路[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69.
[3]苗平. 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