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钟国军
[导读] 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课程上的学习
        钟国军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    江苏   南通   226301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课程上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历史作业的设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关键能力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要求教师从课程标准出发,立足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充分体现和发挥作业的功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关键能力;初中;历史;作业
前言:历史作业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以及实践,不但要帮助学生加强所学历史知识,更应该发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1]。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即学情),然后对学生目前的历史作业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历史作业完成的基本情况,最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历史作业进行设计,进而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向良性发展。
一、历史作业设计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体现时代性
        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中,虽然逻辑思维相对占优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经验性的,很多时候还是凭借感性经验来认识事物。所以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来进行。例如在九年级世界历史《古代亚非文明》的课程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材料类阅读题,告知学生相关的关键词,将料读内容读懂,然后再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根据感性的经验引导来进行逻辑性的问题思考,从抓住字、词的关键信息来完成作业的回答。
        众所周知,历史是过去时代留下的“东西”,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史实与当代社会的热点联系起来,创设出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那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究,在历史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比如在教学九年级世界历史《美国内战》一课时,当讲到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这一现实事例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并且可以利用这一现实事例让学生课后查找奥巴马的相关事迹,在后续的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这种体现时代性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美国黑人奴隶制度的探究学习,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美国更多的历史和现实的知识。诸如此类的作业作业设计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书本与社会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历史作业设计要符合历史课程的特点
        历史作业的设计要从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出发,从班级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出发。例如在教学完九年级世界历史《早期殖民掠夺》一课后,根据教学目标可以设计这么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画出欧洲殖民国家进行“三角贸易”的示意图。该题的设计抓住了本课学习的内容要点,有助于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

类似的作业设计将通常单纯的文字变成了图文并茂,既减轻了学生过多的文字书写带来的负担,又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可谓一举多得!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对这种类型的作业比较感兴趣,因为作业形式新颖,并且作业量又少,学生都很乐意去做,作业的完成质量自然就高,对了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相对较好。
三、以历史文献阅读为基础设计相应的论文式作业
        历史文献主要包含有口传记录或者多种的文字,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历史。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仅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历史事件的详细叙述比较的欠缺,导致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不是很完善,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以历史文献阅读为基础进行初中学生历史作业的设计,不但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思考[2]。学生在进行阅读历史文献类的论文式作业时,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历史,加强对于历史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拓展一定的历史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给予学生确定的要求,例如明确论文的论点、充实论据等。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加强学生作业的反馈,促进学生对于史实的理解,进而逐渐创新形成自己的历史思想。
        例如在九年级世界历史《中世界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关于西欧城市以及宋代城市的相关阅读资料,布置相关的问题: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宋代经济的发展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告知学生自主查阅历史文献进行相应问题的回答,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我单位将问题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教师做总结和分析。
四、加强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设计有效的调查式作业
        很多的教师只注重历史作业的完成结果性,很好关注学生相关历史知识的阅读。但历史作业往往也是促进学生材料分析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生的历史作业设计时要注意精挑细选,寻找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多关注学生历史作业的质量。基于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的历史作业设计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文学性等。教师可以从一些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出发,利用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其中的历史情境等。通过文学作品进行学生历史作业的设计,既可以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历史文化视野的拓展。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印迹,结合文学作品进行历史的学习,会更加的深刻,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的感悟和理解。
        例如在九年级世界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的历史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文学作品,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阶段性阅读,每一个阶段给予学生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透过文学作品去进行思考和探索。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1)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二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将要阅读的文学作品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文学作品的搜集和阅读,然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总结分析问题,共同探索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结束语:综上,基于关键能力培养而进行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是学生历史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晓琳.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评价初探[C]. //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0:1-4.
[2] 陈静. 关于初中历史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几点尝试[J]. 魅力中国,2020(31):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