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初利
宁化滨江实验中学 3654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逐渐走入了改革的前沿,在改革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的试行是对传统政治教学的创新。政治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需求,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推动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学的不断进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学的良性价值。
关键词:教与学;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师生关系
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下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此核心素养的推行,为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一直是课堂中的重要角色,如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达成统一,将会导致课堂教学实践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如何基于新课程理念核心素养的指导,基于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提高政治教学的思想觉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1]。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被学生当做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接收状态比较被动。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使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兴趣作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调动情绪,为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一)注重情境的引导作用。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倡教学要求真务实、寻求真理,具有科学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于生活的基础,开展新课程的模块教学。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引导作用,发挥情境在形式上对课堂气氛的活跃功能。例如,在讲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肉市”的情境,让班上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卖肉和买肉的人,模拟肉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猪肉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以及猪肉价格变动,及时的做出规模调整,是通过多养猪、多卖肉赚取利润,还是通过杀猪减少损失,最终做出决策,并让其他同学评价“老板”的决策是否合理。事实上,老板的决策如何,都会引起学生不同的争论,他们会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不约而同地进行争论。由于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并且富有情趣,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变成了课堂的主体,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于问题的科学分析与探究能力。
(二)发挥时事简评的激趣效用。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倡要通过适宜的时政教育,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育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是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中引发学生兴趣点的又一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政治课堂的教学特点,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时间开展“时事简评”话题探讨,让学生简要评述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要时事。比如,针对今年的七一百年建党(1921-2021年),很多同学都能结合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内容,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地位进行阐述,还有同学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时候,从阶级利益的立场进行探讨,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与历史上其他的所有政党,具有本质的区别。有些同学分析,共产党成为先锋阶级的主要原因,也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等等。虽然同学们的发言不够精辟,但他们加入了自身的思考,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可以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经过思考表达出来,也是值得赞扬的。
二、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在新课程理念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根据这个过程产生的动机如何,学生情感的体验是否真实,并因为此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懂得善于利用政治课的优势,推动学生思想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心理与人格健康。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不断做出改革创新,不能只是单纯的对现成知识进行灌输,而是要不断的推出具有创意的教育策略,活跃学生的思维。所有这些都需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教师与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互动,转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促进教学教育学的良性互动[2]。作为教师,不再是权威的角色,对学生的发言插嘴指责,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的交流讨论,并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适度地调试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激励与鼓舞作用下,培养形成积极的情感以及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注重学生的正面情感体验,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要求构建新型的课堂评价体系,由以往的关注学习结果,逐渐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将学生作为教学本位,构建以学生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3]。因此,为了有效迎合这一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对学生尊重、赏识,通过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不断增强。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价值观、人生观是否正确,创新精神、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察。从更通俗的角度而言,教学不但要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情感,考察学生课堂中的感情、情绪、态度变化以及合作互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够让学生的发展状况变得更加真实,对学生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获得的检测结果,也与真实情况比较接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改革,需要将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执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思想。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勇于探索,注重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以高中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引导基础,发挥情境创设与时事简评的激趣效应,同时还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课堂评价体系,结合激励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政治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多管齐下,推动思想政治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娟娟.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与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8,(13).
[2]刘惠丹.浅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4).
[3]范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