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农村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叶密
[导读] 在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宏观教育环境下
        叶密
        河源市连平县隆街中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149
        【摘要】在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宏观教育环境下,关注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点教学方向,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应试成绩,忽略了学生各项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育出的学生往往会成为“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偏离了教育的正确方向,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涌现出来,并且经过课堂实践,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良好反响,这也恰恰说明了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教学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便捷特征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的课上小型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学校学生,更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作为理论联系实际性较强的理科学科,对于学生的宏观思维有较高要求,而微课能够满足初中地理学科的这种需求,基于此,本文就微课在农村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期望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农村初中地理;课堂应用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教育上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由于学校对于学生的关注和学生自身需求的增强,微型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在微课教学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体验微课的高效性、自主性和便利性。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性政策,其精髓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观,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受到众多老师和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微课的特点在于“短精快”,能够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而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设定的课堂模式中,学生进行分组探究知识。
        
一、微课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微课的概念实际上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微课的平台符合线上授课的便捷性和传播性,微课是在近几年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线上教育模式,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线上教育的多元化发展,2020年的疫情,让微课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线下授课和线上授课之间的重要性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重心逐渐的向线上倾斜,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然而也提高了微课在教学模式当中的地位,其次是微课的另一个概念,也就是微小的、细碎的便利新颖的微课程,微课的时常往往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由学生的不同习惯所决定,因为传统的线下课程时长太久,学生会产生枯燥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这种短小的有针对性的微课程,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在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微课的便捷性和趣味性,可以极大提升老师的上课效率并保障上课效果。



二、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微课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仍旧没有完全领会微课教学的内在含义,微课还没有完全的被部分教师理解,多媒体、模具等微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仍旧没有被应用到课堂中,微课也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可以延伸到课后作业上,但目前许多学校的老师对于微课还停留在形式主义上,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例如在教案中有没有进行与微课课堂模式的匹配,在合作教学上有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些都是目前初中地理微课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士的注意和重视。实际上,课堂模式的创新一直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喜爱,因为创新意味着改变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以趣味性为引导,在教学效果上也能有所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任何实际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学习,目前较为流行的有小组合作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微课教学等,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特征,应该更多的加入生活小常识的内容,但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完全没有这个意识,对于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输上,并没有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思考和创新,即使采用了一些课堂教学模式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去引导学生进行实施,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微课在农村初中学校地理课堂中的实施途径
第一、完善微课教学所需设备。微课大部分的内容都需要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来进行落实,例如在区域地理地貌教学课程中,利用放映影片的形式,可以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看天气和地貌在长久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学生通过影音图像接收知识也能够让记忆更加深刻,包括一些教学模具和教具,这些都是微课必不可少的设施,一些农村学校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让教师放开手脚去实施合作教学课堂模式,这不仅仅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尝试的必要投资,更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积极行动。
第二、开展教师微课竞赛评比。这种比赛有两方面好处,第一是捆绑了教师的本职工作,将微课作为和常规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避免有些教师忽略微课甚至排斥微课的行为和态度,第二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教师在微课中实施的合作教学模式是否有成效,考验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学生是否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这样以考核的方式促使教师着力于教学模式的关注和改善。
第三、微课结合教材在课堂模式中的具体落实。纵观教学实践,发现不少初中地理教师在微课的利用上存在着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力图将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全都照抄照搬到微课视频之中,部分教师对微课的上述错误利用做法其实是走入了一个误区。也就是没有清晰微课教学的精髓,微课教学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微字,即能言简意赅的将主要学习内容概括完整,并以最简洁的形式充分呈现给学生,将课程内容通俗化,因此,要想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利用好微课,首先应当保证微课的短小精悍,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8分钟左右,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将微课误解为多媒体教学,实际上两者之间是互相借力的关系,微课教学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体现短小精的特征,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在微课教学中增加教学内容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结语】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潮流,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了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法,在一些农村学校,微课的实施在投入上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可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将微课逐渐普及,在微课教学中还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自主思考的能力,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思维拓展能力考核的课堂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核心学科素养,就初中地理课程来讲,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微课,并严格注重其在言简意赅的情况下抓住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点、并能促进其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发展。如此,才能在保证学生地理修养及素质得到有效锻炼与明显进步的同时,真正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爱惠.初中地理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思考———以《非洲气候空间分布》微课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2]陈林杰.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
[3]盛开友.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3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