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及提升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王艳文
[导读]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王艳文
        桂林市桂电中学                 广西,桂林          541006
        摘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教育方案的制定者,为了达到地理高效教学目标,有效推动学生成长发展,学校要注重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促使教师能够在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以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地理素养获得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并围绕“高中地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及提升”等问题,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育科研;提升策略
        素质教育目标下,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强化教育领域改革、培养现代化人才所必需。纵观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可以看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育内容都相对落后,为了推进教育改革,首先需要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进行培养,促使教师能够发挥自身教育责任,加强学习探究,并深入推进系列教育科研活动,在活动中真正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
        一、高中地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特点
        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有着多样特点,首先,是潜在性,这表明教师的科研素养是以内隐的形态存在于人的潜在能量之中,在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时,这些内在积聚的力量就会向外显现,转化为具有能量的行为,作用于教育科研的方方面面。其次,是积淀性,这表明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历一个积淀、积累、内化、发展的过程,才能逐渐转变为教师自身能量,促进教师成长。此外,是敏感性,要想有效发现教育问题、迅速把握教育动态,并展开教育科研活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敏感性,只有具备敏锐的眼光,对教育动态和教育趋势展开分析,才能让科研活动更具实效性。最后,是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积极投入系列研究活动,还要将研究所得作用于实践教学中来,并在反复实践中形成有益经验。而综合性则指的是教育科研过程中的各个活动的综合分析,如理性的判断、实践研究、科研组织和管理、交流表达等。[1]
        二、高中地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主要构成包括如下三方面:首先是教育科研的理论素养,其次是教育科研能力素养,另外是教育科研的道德素养。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上几点展开论述,对如何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进行分析。
        (一)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首先要从理论出发,使广大教师能够不断丰富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以及高中地理学科理论。从理论角度出发,要使教师明确该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选择,如何制作课题实验方案,如何进行实验资料的收集、分析,如何将研究所得引入课堂,如何进行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在初期,只有使教师对理论操作有所认知,才能更好地指导之后的实践研究活动。


        对于地理教师而言,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还需要保持创新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心态,加强对于课程改革方案的学习,积极吸收其中的有益理论,只有让教育思想和时代同步,才能使科研活动更具时代气息。同时,高中地理教师还肩负着指导学生高考的重任,要想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还需要掌握专业的地理教学知识,首先要熟练地掌握高中地理全部教材,只有将教学内容内化于心,才能多角度分析处理教材,同时,还要运用统筹眼光,去分析地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等多角度出发,制定教育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活动。此外,还要加强学习,不断建立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保证地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多彩性。
        (二)积极组织开展研究活动,提升科研能力
        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活动是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学习行为,并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寻找具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同时,还要真正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系列科研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要结合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和归纳整理。在进行问题归纳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教育最新要求,融合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系列要求,积极制定丰富的科研项目,比如: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地理趣味课堂的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等等。在进行实践研究活动中,还需要使教师结合研究方向,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置,同时合理规划并组织课题实施,在进行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从多角度、多方向来为科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2]
        (三)制定多样主题教育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要想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得以有效发展,不仅需要从理论和行为层面对教师进行培养,还要从道德层面出发,促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良好道德行为的约束下,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进行。
        对此,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比如“培养师德,促进发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会接收到专业的理论培训,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熏陶下,教师会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守严谨治学的阵地,要能够做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还要保持创新精神,加强对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进而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案,并为科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要想使高中地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得以提升发展,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真正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地理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J]. 任毅,任国荣.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12)
        [2]宁夏银川市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 段琳玉.西南大学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