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化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孙家垚
[导读]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各类学校对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孙家垚
        东北工程技术学校  150030 邮编:150030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各类学校对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在监控与评价中信息的获取是重要的工作程序,在数据获取中有两个核心要点,也是数据流程瓶颈点,那就是如何及时获得关键节点性数据,另一个就时如何及时处理获得的节点性数据。
        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要通过数据模型设置、表格制作、表格的分发与回收、数据整理、数据处理等环节。这样的数据获取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数据模型不规范,由于工作人员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工作经验不同……创建的数据模型也有不同侧重,使获取数据存在偏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次工作流程较长,使用数据回收、统计周期增大,数据实时指导意义弱化;另外随着学校规模增加数据量会几何级数的放大,对海量数据的录入与处理也成为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督导部门学生的负担,而且不同人员对海量掌握处理能力不同,往往使数据指导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变得十分必要。
        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引入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数据建模,在数据收集内容更加规范,不以工作人员不同而有大的变化,并且可以通过总结不断完善。另外信息化的数据获取模型,可以随时进行更新,不论是更新的效率,还是更新的成本都有明显的优势。
        二、数据实时性更强。信息化监控与评价,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不受媒介的限制。可以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任何录入平台进行,可以在课间、课后乃至放学后的任意时间进行,随着时空限制放开,我们可以加大数据收集的密集度与数量,数据样本更加丰富,可靠性、科学性、指导意义也就更强,特别是能及时了解重点信息,及时处理关键信息。

对可能影响教学进程的重要节点问题可以及时掌握、纠正,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避免了传统监控过程中事后纠正。
        三、数据可靠性更强。传统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学生、教师在一个空间内进行数据填写与收集,存在互相间的影响,信息填写私密性差等的影响,信息收集的可靠性较差。而采用信息化收集手段,私密性更强,数据填写者的受外界影响更小。
        四、数据处理更高效,可使用的手段更丰富,数据分析更多样。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数据的量可以以海量形容,以一个学校1000人,25个教学班来衡量,一个轮次的评价数据点在10万个以上,如何录入、汇总对教学管理与督导人员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更不要说是进行数据分析和利用了。在多数的学校一个学期只能进行一次,至多两次的数据收集,这样的数据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导教学、评价质量的。而信息化的监控与评价,数据录入在录入端就进行了分散,数据汇总的分类汇总也由系统自动化完成,因此可以教学周为单位甚至以工作日为单位进行更广泛的数据收集与汇总。这样的数据收集才更有统计学意义,也才能更全面体现教学的过程,可以更全面评价教学的质量。
        五、以更容易跨部门数据共享。传统的监控与评价,数据往往由评价实施部门掌握,其他部门与教师、学生、班主任获得的只是一张评价分数表。好的不知道自己好在那里、坏的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更不要说总结经验,改正错误了。信息化的教学监控与评价,能及时进行数据的分享与及时反馈。使得监控与评价更亲近、更有意义,使得实时的改进得以实现。
        因此,在教学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加强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及时获取实时数据,及时进行数据分享,全面进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信息化数据处理,及时引入大数据处理手段才能使学校的数据监控与评价真正起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
姓名:?孙家垚
性别:男
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民族:??汉
生日:1972.07
职称:??高级技师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单位:东北工程技术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