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黄燕秋李嘉俊
[导读] 基于国家对质检岗位的要求,完善《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建设
        黄燕秋李嘉俊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南药学院  广东省江门市  529000
        摘要:基于国家对质检岗位的要求,完善《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水平。
关键词: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高职扩招,生源越来越多元化,对于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呈现出难度,目前本校对于中药学、中药生产与加工、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等)均开设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而这些专业在岗位对接上也有很大区别,应该在教学上更多元化,引入混合式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性质及教学现状
1.1中药制剂检测技术学科课程性质
        中药制剂检测技术[1]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国家药品标准为依据,应用现代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检测和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该门课程涉及了中药制剂检测的各个环节,其中主要包括常规检查、鉴别、含量测定。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各式各样的仪器。该门课程主要是分析方法为主,贯穿仪器分析、中药化学、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等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相关学科知识点串联起来,提高教学质量。
1.2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教学现状
        本课程授课模式[2]比较传统,分理论课和实验课,按每个检测程序逐级讲解,实验性强,难点多,理论比较枯燥乏味、抽象,学生反应知识点不好理解。本课程的课时数少,理论和实践各一半,本课程章节内容繁多。各类大型仪器的讲解,教师只能通过视频讲授,学生作为听众,课堂上经常出现神游状态,气氛沉闷,不能满足对该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需求。
2.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
2.1理清现实状况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无论是仪器设备还是教学资源都存在很大差距,并且教师数量与学生人数不成正比,各种条件设施与《中国药典》要求中存在差距,因此需要整合院校资源,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好教学设计,将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
2.2了解学情
        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但比较活泼好动,动手能力相对来说更好一些,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加深了解。所以依据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环节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控制好教学进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更适于普遍高职院校的学生。
2.3 认清课程与岗位对接
        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以后的质检岗位需求比较大,而对药物进行质量检查是保证药物质量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对于质检人员的要求也会比较高,那么就应该从学生十七抓起,利用现有的学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操作和思维能力十分重要,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
3.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教学质量,满足质检人员的培养要求,能够更好的让培养的学生充分与岗位对接,对该课程开展“线上学习+面授教学+虚拟仿真实训+中国药典查阅+实际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3.1课程设计
        按照质检人员要求,根据《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特点,制定好课程设计实施方案,将教学内容简易化、系统化、贯穿化。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不仅是老师教条式的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点系统整合,组织实施。
3.2 具体课堂实施
        教师利用职教云网络平台,创建《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根据质量检测岗位的要求制定好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课中引入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带着兴趣跟着教师的思路,听教师教授重点难点,并设置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课程涉及到的精密大型仪器,利用虚拟仿真系统让学生充分了解仪器原理和内部构造,从而能够更快掌握仪器的使用,实训课前布置学生查询中国药典,目的有两个,一个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国药典的查询方法,在最快的速度查到自己所需要资料,一个是通过中国药典的查询对比与实训指导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带着思考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找寻答案,一章内容结束后,在职教云设置习题和小测,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从而教师做出教学评价和反思,不断对课堂进行优化,真正为社会培养有工匠精神的质检人员.具体实施方案详见图1.

        图1 教学实施路线
4.教学实践评价
4.1解决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元化、更人性化
        该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能够更贴近实际,结合学生的需求,运用职教云平台、虚拟仿真系统等信息技术,增加了学生课堂能动性。丰富了教学资源,提升课堂容量。
4.2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加融洽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只有教师一味的讲解,而学生就静静的听,网络平台、操实训操作步骤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也越来越多,课堂的氛围也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4.3学生出勤率增加,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有了信息平台的协助,学生们的上课出勤率明显提高,课堂上低头族、玩手机族也大大的减少,课堂提问同学们也是争先恐后的回答,这些现象都足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
4.4适应新时代在校大学生的要求
        目前的学生大多数是2000年后出身,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他们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工具,早已习惯网络学习的方式,他们思想活跃,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大部分学生欢迎的,也适应新时代在校大学生的要求。
5.总结
        总之,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3],高职《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课程编写、教学模式、结构体系等方面都应该体现出高质量、高效能、创新性、绿色化的要求,为建设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英慧.Focusky软件在高职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6):55-56.
        [2]张桂娟,丁振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中药制剂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4(12):29-31.
        [3]杨富杰,丁姣,李侨光等.疫情下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1,48(11):224-228.
基金项目:江门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20YLE020).
作者简介:黄燕秋(1991-),女,广东茂名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学。*为通讯作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