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视野下的古籍读者服务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兰臻
[导读] 古籍文献因承载着历史、政治、文化以及教育等多方面内容
        兰臻
        莆田市图书馆 福建省 莆田市 351100
        摘要:古籍文献因承载着历史、政治、文化以及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可为历史研究和学术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支撑。因此,备受学术研究者和文献研究人员的关注。在公共图书馆中,针对古籍文献通常是采取保守管理的方式,仅针对少部分学术研究人员提供古籍文献阅读服务,此种管理方式很可能影响古籍文献的价值发挥。早在2011年,文化部就下达了有关公共图书馆和美术馆免费开放的意见。在此种背景下,急需对古籍文献的读者服务工作作出调整,下文基于古籍读者服务的特征,思考做好古籍读者服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古籍读者服务

        一直以来,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均是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要点,为了能够提高读者服务水平,采取了多种图书管理方案,以期能够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并且主动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但在古籍文献读者服务工作中却存在一定的缺失,为了保障古籍文献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对古籍文献的借阅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致使广大读者很难接触古籍文献,这将影响古籍文献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供古籍读者服务和保障古籍文献安全等方面。
一、免费开放视野下开放古籍读者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阅读服务有助于促进地区文化建设水平。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号召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作为以公益服务为主的公共图书馆也需要积极响应号召,为文化建设工作贡献一定的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责任。而实际上,在有关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主动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借阅服务以及公益讲座等服务,通过主动服务读者来助力国民素质的提升[1]。
        另一方面,在免费开放的视野下提供古籍读者服务能够为学术研究以及文献研究提供资料保障,促进我国学术研究的进步。但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图书馆来说,开放古籍读者服务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古籍原件属于稀缺保护性资源,在开放读者服务的情况下很可能破坏古籍原件,使其失去继续流传的价值。此外,公共图书馆馆藏的古籍文献类目较少,很难满足读者的古籍借阅需求,这也会限制古籍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基于此类问题,部分公共图书馆通过影印出版的方式既保护了古籍原件又可实现了对古籍文献内容的有效传播,使其利用价值得到有效保障。从某一层面来讲,古籍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学术研究的进程,充分发挥古籍文献的利用价值。因此,公共图书馆开放古籍读者服务势在必行。
二、古籍读者服务的特征分析
        在古籍保护意见中明确指出,相关的古籍收藏单位具备保护古籍和利用古籍,发挥古籍应用价值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其中针对公共图书馆提出,应通过展览、出版和数字化等手段对古籍内容进行有效传播。基于此,首先应该明确的便是古籍读者服务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读者需求相对明确。虽然本馆暂未开放古籍读者服务,但也认清了古籍读者服务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古籍文献的读者群体普遍存在较强的目的性,大部分读者均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进行古籍阅读。因此,对相关领域的古籍内容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对于特定的古籍藏品具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为此,对于古籍服务给出了明确的要求。而部分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使用者也存在目的明确的特征,很少有读者会较大跨度的阅读不同类型的古籍文献,通常会以特定的类目为主。因此,今后在开放古籍阅读服务时,可以基于读者的古籍阅读需求,提高读者服务的针对性[2]。
        第二方面,古籍读者群体的文化素质偏高。具备古籍阅读需求的读者除了具备较强的目的性以外,还具有较强的阅读目标。其中部分读者是以学术研究和文献研究为目的,他们普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且很大部分为了研究某项课题而进行古籍文献阅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子为了撰写专业论文进行文献查阅,其中最低文化水平为本科学历。
        第三方面,古籍读者的分布范围较广。要想为其提供更好的读者服务,则需借助网络技术将古籍文献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古籍内容共享,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古籍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和利用责任得以有效落实[3]。
三、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视野下做好古籍读者服务的策略
        (一)做好古籍原件的保护与管理
        考虑到古籍原件的珍贵性,今后在开放古籍读者服务时,应做好古籍原件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根据古籍保护条例的指导,多措并举,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保障古籍原件的安全性。目前来看,有部分使用频率较大的古籍文献已经通过影印出版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古籍阅读服务,还有部分古籍内容被转化为数字化形式,读者可直接通过访问特定的网址来下载相应的古籍文献,这为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本馆虽暂未开放古籍读者服务,但为了响应文化部的号召,免费开放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读者服务,开放古籍读者服务势在必行。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古籍原件的保护工作,对于部分没有影印出版或者数字化文件的古籍原件进行查阅时,应制定相对完善的阅读制度,严格指导读者的行为,且尽可能保障古籍文献的完整性,不得在古籍上随意涂抹和翻折,严禁一切危害古籍文献安全的行为[4]。目前来看,由于古籍文献保护工作和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视野下,也难以保障古籍读者服务的有效开放,践行古籍读者服务工作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促进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转换
        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背景下,对古籍读者服务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想实现免费开放古籍读者服务的目标,则需在保证古籍文献原件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古籍文献内容传播。而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则需首先将古籍文献内容转化为数字化形式,通过数字化传播来降低古籍读者服务对古籍文献原件的影响,同时数字化的传播手段也能增强古籍读者服务的效率。如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古籍文献全面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建立起数字化古籍文献馆,以供读者借阅,则可很好的满足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条件[5]。
        (三)注重对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古籍存放单位的重要职责,古籍文献的整理开发质量是检验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关键指标。为了满足读者的古籍文献借阅需求,为学术研究和文献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文献支持,今后在践行古籍读者服务工作上,需要加大对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力度,除了借助数字化手段将古籍文献在线上传播外,也需对既有的古籍文献进行全面整合与分类,将其详细分为多个类目以供读者快速检索与借阅。对于部分馆藏稀缺的古籍文献,可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弥补本馆在古籍文献典藏方面的不足。通过研究发现,部分稀缺古籍的读者需求较少,但其学术研究价值不可忽视,因此可以通过缩微复印的方式为特定的读者提供阅览服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古籍阅读需求[6]。
        (四)全面提升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
        古籍读者普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能力,对读者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有效开放古籍读者服务工作,必须首先强化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对图书管理员的文史知识和文献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并且使其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根据读者需求快速调阅古籍文献资源,提高古籍文献的利用率。同时还需对特定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时时关注,以期能够主动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增强读者服务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还需基于免费开放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借阅服务、文献展阅服务、检索咨询服务等,全面满足古籍读者的阅读需求。
        (五)积极开发地方古籍文献
        从本馆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古籍文献类目较少和缺乏稀有古籍文献等问题将会影响今后古籍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想做好古籍读者服务工作,则需加大对地方古籍开发工作的投入,积极深入基层搜集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地方古籍文献,并对其进行整合与分类,最后对现有的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形成数字化格式进行集中管理,为今后的检索与借阅提供一定的便利。为给古籍读者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图书管理员可对既有的馆藏古籍进行综合整理,进行具体类目的划分,并形成多个类目的数据库,确保读者可根据特定的检索词快速查阅古籍文献,从根本上提升古籍文献的利用效率[7]。
        (六)建设专门的古籍借阅室
        鉴于古籍原件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在开放古籍读者服务时,应采取多种手段保障古籍原件的完整性。除了采取影印出版和数字化转换的形式,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古籍借阅室,并严格规范在古籍借阅室内读者的行为,根据古籍的原件的稀缺程度和完好度,指导读者正确查阅文献。具体方法为,可在古籍借阅室进门的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宣传古籍文献保护的重要性,并在下方提醒读者正常使用古籍文献的方法,在每个阅览室的桌面上也可张贴古籍保护的原则,可通过漫画的形式吸引读者的关注,让读者观看漫画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掌握古籍阅读的正确方法,尽可能消除古籍借阅对古籍原件的危害影响。此外,考虑到借阅古籍文献的读者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读者服务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需在古籍借阅室安排专业能力较强的图书管理人员,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读者的服务需求,并为其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读者服务[8]。具体开放古籍读者服务时还需结合本馆在特定时期的读者服务能力来明确古籍读者服务的工作重点,这里仅基于当前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古籍读者服务的要点,以期能够为后期的读者服务工作给予一定的参考。
        结束语:为了响应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号召,增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应积极践行古籍读者服务工作。根据其他图书馆的古籍读者服务工作现状总结出,可以通过做好古籍原件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转换、注重对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和全面提升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发地方古籍文献和建设专门的古籍借阅室等来增强古籍读者服务水平。基于其他图书馆的古籍读者服务经验,明确了本馆今后开放古籍读者服务的大方向,确保能够在免费开放的背景下,为相关读者提供良好的古籍服务,保障古籍文献研究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张靖.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中的“破窗效应”与启示[J].山西科技,2020,35(04):36-39.
[2]李连申.浅谈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8(04):200.
[3]于海.公共图书馆大开间阅览室免费开放服务所见所思[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3):245-246.
[4]王凤英.平衡原版古籍借阅服务与保护工作探索——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文化产业,2018(07):38-40.
[5]张照艳.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河北省图书馆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7):273-274.
[6]马锦涛.天津市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以“区—街镇”总分馆制为视角[J].文教资料,2020(16):99-101.
[7]薛文辉.古籍读者阅读倾向调查分析——以国家图书馆古籍读者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40(03):89-94.
[8]张若雅.高校图书馆古籍服务创新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8,31(03):49-5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