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蚂蚁王国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庄洁
[导读] 散步时间,老师带领孩子们来到草坪上玩
        庄洁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215200
        缘起:散步时间,老师带领孩子们来到草坪上玩,一群孩子蹲在草丛中热烈的讨论着,老师好奇地走过去,原来孩子们在草坪上发现几只蚂蚁。“老师,快过来看,这里有好几只蚂蚁正在搬运食物呢。”引来了更多幼儿驻足观看,一起热烈地讨论蚂蚁的那些事儿。“这些蚂蚁好大呀,跟我平时见到的不一样,”“蚂蚁喜欢吃什么?” “蚂蚁要挖到哪里去呢?………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有关蚂蚁的话题。老师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开展了蚂蚁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故事一:触角的秘密
        “快来看,这里有好多蚂蚁。”孩子们兴奋地叫了起来。话音刚落,孩子们不约而同都来看。“蚂蚁有点小小的。”“有的蚂蚁黑黑的,有的蚂蚁是咖啡的。”“这只蚂蚁小小的,那只蚂蚁大大的。“嗯,它们一定是一家人,小小的蚂蚁是宝宝,大大的蚂蚁是妈妈。”“一只蚂蚁正在搬运食物呢。”“它要搬到哪里去呀?”“肯定是搬到蚂蚁的家里去。”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起来。一次散步时光,让孩子们和蚂蚁相遇,碰撞出探索的火花。
        自主游戏时间,泓泓拿着放大镜趴在蚁巢旁问:“蚂蚁的触角为什么不停地摇晃?”“可能蚂蚁在和朋友打招呼吧!”“不对,蚂蚁肯定肚子饿了要吃东西。”萱萱说道。“触角晃动到底什么意思呢?老师借此契机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蚂蚁。“我知道,蚂蚁可以通过触角辩解路的方向。”一旁的浩浩说道。“蚂蚁还可以用触角听声音,探测敌情。”孩子们对于蚂蚁的触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孩子们聚焦于“蚂蚁的触角”的现象展开了讨论和猜想。“蚂蚁的触角摇晃有什么用?”“蚂蚁的触角可以分辨路的方向么?”“蚂蚁触角真的可以传播声音,传递信息吗?”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让孩子们通过网络、图书等方式自主查找蚂蚁触角的秘密。活动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幼儿主动探究,在幼儿观察、提问、触摸、表达中探寻蚂蚁触角的秘密。
故事二:寻找蚂蚁
        自从上次在草坪上遇见蚂蚁后,孩子们对蚂蚁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孩子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引出小蚂蚁?”老师问孩子们,孩子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
        萱萱:“我可以把早上吃剩的饼干给蚂蚁吃,蚂蚁闻到香味就出来了。”
        浩浩:“蚂蚁最喜欢吃甜的东西,我明天从家里带一些甜甜的巧克力给蚂蚁吃。”
        尧尧:“蚂蚁喜欢呆在洞穴里,我们可以先找几个洞穴,就知道蚂蚁在哪里了。”
        齐齐:“我们可以找一找草坪上树枝树叶去蚂蚁洞里把蚂蚁引出来。”
于是,孩子们就开始行动了,有的孩子拿了一些饼干,有的孩子找了几根树枝来到蚂蚁洞那里使劲地捣呀捣,“老师,我们找到蚂蚁了,我们找到蚂蚁了!” 孩子们开心的欢呼起来。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孩子对蚂蚁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老师应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孩子一起探寻蚂蚁的秘密。
故事三:蚂蚁喜欢吃什么
        早上来园,泓泓和尧尧去科学区认真地观察蚂蚁。“看,蚂蚁正在挖洞呢。

”“蚂蚁好厉害,挖了这么大的洞,一定很累,要不我们给蚂蚁喂点好吃的东西吧!”尧尧提议道。“蚂蚁喜欢吃什么呢?”泓泓问道。“蚂蚁会不会跟我们人类一样喜欢吃米饭呀?”尧尧猜想道。“蚂蚁肯定和我一样,喜欢吃甜甜的东西,饼干、果冻、巧克力,苹果、香蕉都是蚂蚁的最爱。”到底蚂蚁最喜欢吃什么呢?孩子们还是一脸疑惑。“你们可以把蚂蚁吃的食物带过来让蚂蚁尝一尝。”老师建议道。孩子们表示赞同。
         蚂蚁究竟喜欢吃什么呢?这个话题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从家中带来自认为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蚂蚁最喜欢吃甜食了,我要把我带来的糖果放在蚂蚁洞口旁边。”翕翕说道。“我要把我带来的饼干放在蚂蚁经常出入的地方。”一旁的超超说道。户外活动时候,有的孩子把食物放在蚂蚁洞口旁边,有的孩子放在石头上面,放好食物后孩子们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结果放在洞口的食物蚂蚁发现的比较快,很短时间就引来了蚂蚁,孩子们还发现:“我给蚂蚁放了面包,它们没吃,给它投了白砂糖,它们很快围上来,一起把它抬回洞里。”“我把饼干给它们吃,饼干变小了”……     
        当孩子们对“蚂蚁喜欢吃什么”的问题产生兴趣时,引发孩子们的大胆猜想和讨论。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食物,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去观察和发现,通过自己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解决“蚂蚁喜欢吃什么”这一问题。
故事四:长长的隧道
        自主游戏时,阅阅和泓泓来到科学区观察蚂蚁。“瞧,蚂蚁正在沙子城堡里爬来爬去呢。”泓泓一边观察一边说道。“真的呢,好几只蚂蚁都聚在一起呢。”两人开始拿起放大镜认真地观察蚂蚁是怎么挖洞的。只见蚂蚁们刚开始有点害怕,不敢轻举妄动,扎在一个角落里。过了不多久,蚂蚁们开始在沙池城堡里爬来爬去,它们用触角碰碰这儿,碰碰那儿,开始在为挖洞做准备呢!“蚂蚁真厉害,已经挖出了一条长长的隧道啦。”泓泓也凑过来看。“蚂蚁挖出这么长的隧道,用什么来挖的呀?”老师借机问道。“蚂蚁的脚在动,蚂蚁是用脚来挖的。”“不对,蚂蚁是用它的嘴巴来挖的。”“你看,嘴巴张着在动呢。“瞧,蚂蚁的嘴巴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正在一口一口咬着沙子,真神奇。”它们要挖到哪里去呢?”泓泓问道。“应该要挖很远的地方吧。”“蚂蚁挖这么长的隧道会不会很累呀?”两人讨论着蚂蚁挖隧道的秘密。
        自从孩子们发现“蚂蚁挖洞”的现象后,孩子们聚焦于这个现象持续进行观察,引发孩子们对蚂蚁一系列新的思考。“蚂蚁是用什么来挖隧道的?”“蚂蚁挖的隧道到底用来干什么?”老师作为孩子们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追随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自主探究发现蚂蚁挖洞有趣的现象。 
故事五:蚂蚁不动了
“不好啦,蚂蚁怎么不动啦?”坤坤发现蚂蚁不动了,非常惊讶。“蚂蚁是不是在睡觉呀。”一旁的奇奇猜测道。“瞧,蚂蚁真的死了,蚂蚁的身体都分成几块了,太可怜了。”尧尧难过地说道。“蚂蚁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会死呢?”“会不会昨天喂得太多了,蚂蚁撑死了呀。”尧尧猜测道。“可是还有好多苹果粒在那里,蚂蚁也没有吃完呀。”“会不会蚂蚁挖洞挖的太累了,所以死了。”“会不会蚂蚁家族打架闹矛盾,被同伴打死了呀。”孩子们对蚂蚁的死产生兴趣,说出了各自的猜想。
        孩子们发现蚂蚁不动了,引发孩子们对于蚂蚁死因的热烈讨论。到底蚂蚁是怎么死的,老师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们自主猜想讨论,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网络、图书查找资料,了解蚂蚁生活的环境,丰富孩子喂养蚂蚁的经验,同时培养孩子自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开展蚂蚁的活动中,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如:“蚂蚁有几只脚?”“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为什么要挖洞?”针对幼儿在观察蚂蚁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会主动去寻求各种方法、获取有益的经验,通过观察、猜测、记录、探索、等学习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老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作为孩子们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和激发孩子积极探究和主动学习的科学态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