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普场馆与素质教育思考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褚鹭
[导读] 日前,为全民提供科普场馆的热潮甚是流行,本文主要围绕现代科普场馆
        褚鹭
        天津科学技术馆  天津市  300211
        摘 要:日前,为全民提供科普场馆的热潮甚是流行,本文主要围绕现代科普场馆,分析其与素质教育间的关系,先分析了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原因,又阐述现代科普场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希望能全面发挥科普场馆辅助学生普通教育的作用,切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现代科普场馆;素质教育;思考
引言:进入素质教育时代,以提高学生素养为核心宗旨,致力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令其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在实施素质教育时,现代科普场馆发挥着一定价值,可为普通教学注入新鲜元素,强化学生科普精神,完善其综合素养。
一、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因素分析
1.社会大环境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都有所进步,但是各地区及城乡间的经济发展水准仍存在不平衡现象,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在教育及科技等方面投入度并不足,这便严重制约了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
2.教育大环境
        目前,虽然全国都在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念逐步被人们接受。然而,受经济发展问题制约,加上人才就业压力大,导致我国很多学校依旧未摆脱应试教育方法,这就致使科普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大打折扣,极其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不良思潮的冲击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加上多元文化的引入,学生很容易受各种各样的不良思潮所冲击。在众多文化中,虽然有很多高价值文化资源,但也存在一些“糟粕”,这便会为学生科学素养的产生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二、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
        去了解,在人一生发展中,从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仅占这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的90%知识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慢慢习得。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偏短,在初期教育时,所获得的知识和人一生中要掌握的知识相比,仅仅占据极小的比例。这就意味着,要想获取其他知识,还需要依靠继续教育加以补充。伴随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增快,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尤为凸显。然而,科学技术普及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育形式,是人们获得科技知识的关键途径。所以,也就需要各级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各种教育方式,为当代社会建设提供稳定的人才储备。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展开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为学生传输科学知识、科学技巧,令奇掌握更多科学内容,进而形成科学精神,带动整体国民素养水准的上升[1]。在学校普通教育中,科普教育发挥的价值,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比拟的。科普教育具有巨大力量,这并不只是体现在其传递的知识量上,更在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事实上,若想获取普通的科学知识极其容易,但是若想获取科学方法及科学思想,则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如果学生能够突破科学精神及方法,便会是终身受益。在培养科学精神之际,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就发挥了极大的优势。有关科普教育的具体作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为科技工作奠定基础
        在国家与社会发展时,人力资源及科学技术都尤为关键。经济发展始终都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持,如果科学技术停滞不前,不仅不会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推力,甚至还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于科学技术成果而言,如果不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则无法将其转化成生产力。然而,为了能将科学成果真正的转化成生产力,就一定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科学普及工作要尽早入手,从学生时代抓起。只有人才的素养与科学技术有所进步,才能为日后岗位工作奠定基础,为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协同发展而奉献个人力量[2]。为此,学校应注重普及科学技术,以便为我国日后科技工作的顺利进行蓄积能量。


2.科普是做好素质教育的高效手段
        科学普及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关键内容。现阶段,我国各级学校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偏低,这便制约了我国整体人才市场上综合科技水平发展的重大要素。所以,为了能切实达到素质教育效果,从学校入手强化科学技术普及,俨然已刻不容缓了。
三、科技馆在素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实践
        科技馆属性特殊,以全体青少年为对象,展开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具有超强的科普功能,为了令更多学生参与科学及体验科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则发挥着重大作用。
1.处理学生创新活动的关系
        青少年科技创新,并非是独立教育层次及教育类型,而属于综合的教学体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涉及到社会与家庭。为此,在具体实施时,应牢牢把握各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注重培育创新骨干,但要面向全体学生展开创新教育,发挥创新骨干引领作用,带领更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要有机处理创新教育活动及创新教学过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教育活动二者间是相辅相成的[3]。通过教学,可为学生传输知识,为日后参与创新活动奠定基础,而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后,又会将教学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
2.在科技馆中展开现场科技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展览。然而,由于学生阅历偏少、眼界不高,经常会针对科技馆中所展览的科技产品提出疑问。这时,就需要馆内工作人员或教师给予正确指导,帮助学生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难题,并且向其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其在理解这些知识时拓展科技视野。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时,瞬时展开现场教学,这样便可以切实展现科技展览教育的优势。相比普通学校教育,科技馆现场的科技教学更具开放性,更能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增强其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与记忆印象。
3.坚守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原则
        由于学生年龄段不同,所以会拥有差异化的科学知识背景,在科学思维方面也会各有异同。为此,在科技馆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要优化组织策划内容,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将青少年划分为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等,进而设计更多极具针对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一定要严格控制科学教育活动的难易程度,如果科学教育活动难度指数偏高,就会让学生由内而外的产生畏惧感,进而丧失主动参与的热情,感到身心疲惫。所以,在科技馆内,要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准备其可以接受的科学教育活动,这样才能确保科技馆在展开各种各样科学教育活动时,有效地展现科教功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实施趣味化的科技活动
        科技馆可以适当的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科技创新体验赛”等,并保障活动的社会性、开放性。这样一来,便可以进一步活跃学生兴趣,尊重其爱好与心理需求,令其选择适合自己的科技实践活动。再如,还可以举行科技节、科技周等。在每逢科技周、科技节之时,学生的参与热情极其高涨,几乎所有人都会阅读科学书刊或者模仿科学实验,又或者讲述科学家故事,以及介绍当代科学技术成果。通过各种各样的趣味性科技活动,可以真正释放学生潜能,令其在科学技术学习方面获得更多收获,进而越来越喜爱科学技术学科知识,参与更多的科普活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施素质教育活动时,现代科普场馆发挥着重要的科普教育功能,是对学校正规科学教育的延伸及补充,可促进青少年自由学习及自主探究。所以,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认清科普场馆的优势,以此为前提,满足学生科学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幼文.理念与思路的突破:从“馆校结合”到各类教育项目——“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培育”带来的启示[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6(01):42-52+95.
[2]郑靖东.科普场馆教育活动与审辩式思维培养[J].科幻画报,2020(09):59.
[3]段淼.新媒体环境下科普场馆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路径[J].百科知识,2020(24):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