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琳
厦门市嘉华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361000
摘 要:随着国内教育事业不断革新和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因此近年来越受到国内各界主体的重视和关注。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开展高素质幼儿教育,不仅能有效开发幼儿智力和语言天赋,还能有效培养幼儿当时时代发展急需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围绕STEM理念展开的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能够多方满足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以STEM教育理念为背景,分析STEM理念下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意义,提出针对性地提升游戏水平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一点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STEM理念;大班;结构游戏
引言
STEM分别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英文的首字母缩写,代表的便是将这四个学科精华有机融合,通过筛选和整合的方式,对幼儿展开全面教育。有别于传统幼儿教育方式,STEM教育方式更倾向于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幼儿放置于学习的主动位置,引领幼儿在玩乐过程中逐步感悟和学习知识,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STEM教育理念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内幼儿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也是最受幼儿欢迎的一种教育和游戏形式。运用STEM理念开展大班结构游戏不仅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的结合,更是一种大班结构游戏实践的创新驱动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
一.STEM理念下开展大班结构游戏的意义
1.增强趣味性
安排和设计幼儿园游戏,前提条件便是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富含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全程参与,保持浓厚的兴趣和专注力。STEM理念下的结构游戏,将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各类自由度较高的游戏中,游戏在包含趣味性之余,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换言之,大班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便能学会知识和应用知识。这是当前STEM理念下结构游戏教育形式开展的直接意义,也是传统教育和游戏形式无法比拟的一大优势。以往在游戏或者开展其他教学活动时,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无法有效长时间地保持幼儿专注,活动开始没几分钟幼儿便开小差,教学活动开展难以为继。
2.提升多元性
对比传统的幼儿园游戏,基于STEM理念下开展的结构游戏,无论是游戏形式多样性还是数量的广泛性,都有极大的优势。首先从STEM理念下结构游戏形式的多样性上来看,本身STEM代表的便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大学科,将这四大学科内容融合起来,结合幼儿的既有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采取更加富有艺术性、科学性的游戏,取材内容数之不尽;其次从STEM理念下结构游戏数量的广泛性上来说,这一教育理念运用到结构游戏层面,一方面有效拓宽了游戏形式,另一方面也扩充了游戏数量,每一次游戏都能令幼儿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也因此能够在每次游戏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参与性,进而能保持专注,在游戏中获取快乐之余也获取知识。
二. 提升STEM理念下大班结构游戏水平的指导策略
1.提供多元开放的材料
在STEM理念下的大班结构游戏中,由于设计在先及问题导向,幼儿会为了解决设计需要和工程问题,选择多元开放的材料。从材料的种类上分析,STEM理念下的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除了丰富多元的建构材料外,还会选择生活材料(如:纸板、纸箱、木条、矿水瓶等)、工具材料(绳子、画笔、自然测量物、图纸等)等。
从材料的功能属性上分析,幼儿除了使用结构性材料,选择功能性材料的可能性增多。 如在“我们的阅兵式”中选择的是纸箱作为坦克的身体、牛奶罐作为坦克的轮子,包装袋作为辅助性功能材料;幼儿在“斗阵迷宫”的建构中,会选择作为迷宫路线规则的小型木条等,建构设计中考虑了功能,幼儿选择功能性材料可能性就会增多。
同时,结合设计与问题解决的多元材料选择,打开了结构游戏材料应用的广度
此外,STEM理念下的大班结构游戏中,打破了传统结构游戏中建构材料现取现用的思路,转向材料思考在前建构在后。在游戏中,孩子们具有很强的材料运用意识,他们兼顾建构设想与材料,将两者结合在建构设计当中。同时,材料设计在先,需要孩子们充分认识建构材料的几何属性,结合对材料的认知经验预设工程结构及稳定性,这为孩子们解决类游戏材料冲突问题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孩子们的对游戏有一个整体的计划思维能力,为“建构工程“有序进行奠定了可操作实施的基础。
2. 选择有特色的结构游戏
在STEM理念引导下,展开幼儿园结构游戏教育活动,想要寓教于乐,首先便需要开展的游戏富有趣味性,因此要注重游戏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从选材、过程以及结果展示方面均能够对幼儿形成长效且持续的吸引力。如果在STEM教育理念引导下布局富有趣味性和特色的结构游戏,注重选材的多样性、趣味性、知识性,是摆在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2]。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引入单位积木游戏或者乐高插塑游戏的方式开展。前者主要是针对游戏材料进行建构,包括基础材料、辅助材料以及创意材料这三种,教师在孩子们生成的主题上引领幼儿逐步展开游戏,并结合幼儿表情和行动变化,来判断幼儿的积极性。后者则是以建构比赛的方式来开展,将日常乐高建构游戏和定时定点的乐高建构大赛有机结合,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此外,还可结合节日展开主题活动竞赛,例如“我们的阅兵式”结构游戏,便是基于祖国回归的七十周年之际开展的蕴含爱国主义元素的结构游戏,以此类推,可以结合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动手实践,自己寻材料、画设计图、动手操作、成果展示一系列的游戏过程,增加幼儿的探索和动手能力。
在“我们的阅兵式”游戏中,幼儿们达成一致,亲手绘就了“武器方阵”布置示意图,并按照设计图中的搭建模式,找来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搭建。其他部分都搭建好后,遇到了难题——孩子们做的坦克车缺乏前进的轮子。孩子们试了很多种方法,诸如以圆柱形积木作为坦克的滚动轮,在经过几次实践后,孩子们发现拿圆柱形积木来做坦克的轮子无法前进,所以将这个方案pass掉,之后分别在课堂上与家中找寻合适的材料,来做坦克车的轮子,并且在坦克车身制作过程中,基本老师没有出力,完全由孩子们自行操作,应用纸箱、奶粉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坦克的车身,最后造出的坦克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在大量的实践过后,孩子们发现无论是滚动的圆柱体积木还是滚动的奶粉罐,或者是包上履带的奶粉罐,都无法让坦克车平稳前进,最后通过查找资料他们才得知,原来坦克想要实现移动需要轮子上有滚轴,之后孩子们又开始动手做有滚轴的轮子,坦克车终于可以移动了。
3. 转型幼儿教育模式
STEM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幼儿综合素质的启蒙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富有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孩子,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也要适时进行转变。在全新的STEM教育背景下,不能因循守旧,谨守传统教育那一套模式和方法,而是要开拓创新。首先,从师资力量建设入手,成立以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结构游戏为核心的教研组,主要探讨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与STEM理念下幼儿结构游戏的设计与落地执行,保障结构游戏开展有的放矢,能够有针对性地补足幼儿薄弱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其次,要从关键结构游戏本身出发,注重设计、过程、结果展示以及反馈,最大限度发挥游戏带给孩子们的趣味性、科学性以及艺术性内涵,有效提升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结构游戏教学的有效性[3]。
三. 结语
综上,基于STEM理念下开展的幼儿结构游戏,对于提升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互动沟通能力等方面大有帮助。STEM教育理念十分契合幼儿园教学的启蒙定位。因此需要每一个教师,注重思考、学习与反馈,正确在工作中加强对STEM教育理念的探索力度,并将探索的理论成果大胆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且通过实践反馈来动态性的调整教学路径和教学内容,确保结构游戏开展得更加有效率、更加有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红英, 胡娅飞. 关于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2).
[2]王婷. 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J]. 读写算, 2020(30).
[3]王红梅. STEM理念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的运用[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9, 000(011):P.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