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水贝小学517300
摘要:教育的创改使得小学教育愈发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尤其是语文阅读这一综合模块。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三启”之“启智”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开始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作为激发学生思维、开动学生脑筋、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指南。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可或缺,阅读教学的革新不容停滞,学生素养的培育不应受限,尤其是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核心要素都是影响其语文素养深浅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启智”策略;应用分析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渊博的文化知识等都是学习语文所能获得的有效信息,而阅读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块,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习的要点,也是理解的难点。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都相对较弱,在面对语文阅读这一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模块知识时,难免会产生学习困难,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施以援助。阅读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思维、实践以及创新探究等素养的构建,而这些素养恰恰是“启智”教育的核心体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启智”策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一、以读启智,借问引思,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关键就在于“读”,而这个“读”又不仅仅指流连于表面的诵读,应将其科学地分为泛读和精读,专注有效的阅读,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提升。那如何开展深度阅读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智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力呢?基于这一教学需要,“启智”教学模式逐渐走进语文课堂,主张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充分借助“读”的环节,以读启智,同时以活跃学生思维、开动其脑筋为主体要求,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和有效课堂的构建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一个接一个》的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将“启智”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实处,让同学们在有效的阅读中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并在趣味学习中全方位调动思考、创新思维、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可组织同学们通读全文,将生字词代入学习,在阅读中试着了解文章大意,并对自己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标记。接着,带领学生进行有方向的片段精读,富有感情的开展阅读活动,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同时设置课堂问题——大家每天会做的事有哪些?你所做的这些事中,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又有哪些是先喜欢后不喜欢或是先提不起兴趣后面又喜欢上的?以此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将阅读活动细分为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紧抓要素,明确目标,活化学生阅读思维
单元整体性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最鲜明特征之一,对于阅读教学这一重要指导目标,在“启智”教学策略的助力下,教材的单元要素设置之重要性愈发突出。
当然,教材中固有的语文要素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要素的补充和丰富,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清晰指导方向,从而设置合理的阅读教学活动,以活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有效落实“启智”教学新策略。
例如:在教学《端午粽》一文时,围绕语文要素展开的“启智”教学实效性突出。教材中将这一语篇阅读的要素设置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基础的识写、拼读生词的掌握;二是对针对该文章阅读提出的要求,即阅读过程中要注意长句子的阅读、和身边的同学谈谈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教师依照这两方面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端”、“粽”、“节”、“肉”、“带”、“知”、“据”、“念”等生字,并要求他们会读、写。接着,带领学生进行分段学习,像在第三段阅读的学习中,可要求同学们在仔细阅读后总结段落大意,并说说文中外婆包的粽子有怎样的特点,除了文中出现的大家还知道哪些呢?从外婆的言行中可以了解到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以此调动学生思维,促其专注思考,认识到外婆为人热心善良。如此,学生的阅读思维就能有效发散,思考深度的加深也能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深化。
三、注重实践,以题设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启智”教学策略中,创新和实践是核心,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培养其思维创造力和实践探究创新力十分关键,尤其在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阅读学习中,更是如此。所以,相关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指导时,要更多关注学生思维创新的引导,同时注重将实践引入课堂,即在课堂上多组织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有兴趣参与其中,具体可透过设置课堂练习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借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之初》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的阅读实践中收获更多知识,并以练习辅助学习成果检验,在增强学生学习竞争力的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活动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写有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并组织大家自行阅读文章,对生字进行曲线标注,在此基础上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一进行生字词的探究,看看那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和合作意识。活动二,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要求点到名的同学能够又快又准地得出生字的读音,并能说出该生字的一组组词,在这一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入基础性的题目,像出示一些形近字,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力,还可通过自由互动,即对文章内容以及其所要传达的现实意义进行课堂分享,同学间互相交流,能够促进思维的交互和碰撞,从而产生更具创新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多维度的阅读中落实阅读素养的培养,也能经此大幅提升自身思维的创造性,最终使“启智”教育得以落实。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对于学生培养关键且必要,而“启智”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思维创新力和科学实践力的深化,这也反向验证了“启智”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红侠.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智”与“怡情”相统一[J].中华少年,2016(15):154-155.
[2]孔燕.探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2.
[3]史治峰,谢瑞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