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任兰兰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兰兰
        三门峡市实验小学  河南三门峡市  472000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的交际活动伴随着人的一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本文,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低年级;口语交际;兴趣;课堂
        
        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养的体现和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只有意识到其重要行,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思想上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必须本着真正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心、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心理,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能推动行为的是实施。重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就要精心设计好一课,积极探索口语交际课的技巧,要充分利用开发教育资源,进行辅导教学,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从学生刚入学抓起。
        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从我与学生的交往当中,深切感受到低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与个性特点。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却又意志力差;喜欢模仿,喜欢攀比,表现欲强;思维简单直白,智力发展有限,有时候答非所问,甚至不理解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交流能力有限,有时甚至无法组成完整的话,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千言万语只在心中,却无法说出口”,因此有时会很着急,甚至是说不出话;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在意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评价,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很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情绪!
        要真正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并为学生量身定制出合理的教学设计。低年级的老师尤其要求具有非常大的耐心,要懂得循循善诱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发展不均,有的思维敏捷,有的口齿吃力,老师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敏感,只能多多表扬,多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批评孩子们。不能过于着急,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所以学生们一时学不会没关系,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喜欢说、坚持说、有信心说的心态。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兴趣入境,创设话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如果学生对某一科或某一位老师尊重和感兴趣,那一门功课或那老师所交的那门功课比较好。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培养口语交际也不例外,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要想方法,使学生对学习的材料感兴趣。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话匣子然就打开了。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敢说,爱说,乐说。口语交际决不是空中楼阁,创设的情境必须在学生的认知能力之内,有生活的体验,他们才真正有话可说,而且口语交际教学的成果也能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才能真正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讲授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一课,我首先出示了以前班级春游的照片,让大家回忆,我们以前春游去的是哪里,都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因为同学们都参与过这个活动,所以大家兴趣盎然,发言积极踊跃,课堂的气氛很活跃。
     2.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乐于交际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最常见而又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教学中的问题或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在口语交际训练教学中适当加入游戏,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可顺利达成了。例如:教一年级第一册口语交际训练《悄悄告诉他》,其要求是小声说话,传到最后一个,就大声说出来。这次口语交际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到训练,教师可交代清楚游戏规则,然后,将设计的传话内容给每组组长各组最后一名学生把传话内容大声读出来,然后比一比,哪组传得又快又准,可加上动作表情。这样,教师给枯燥的知识穿上游戏的外衣,学生们便乐此不疲,兴趣盎然,结果很快就进入角色,达到训练的目的。
3.场景表演,体验式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都有表现和表演的欲望,喜欢模仿,简单再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过家家”就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妨尽量利用低龄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玩“过家家”游戏。如在《打电话》教学中,可提供桌椅、电话等道具,让学生们角色扮演,一个演打电话的小朋友,一个演接电话的小朋友,进行打电话的“过家家”游戏。老师再适时引导,指点学生们使用礼貌用语和正确的打电话的方法。这样既激发学生们的参与兴趣,又贴近生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说话兴趣,并且活学活用,课堂教学的成果很快就能被学生们所熟练掌握。
4.小组交流、巡视指导。
        口语交际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说,所以老师能少讲就尽量少讲。在创设情境和规范性语言指导完成之后,要空出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交流、自由谈话。老师不要担心学生们的纪律,其实口语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们说话的兴趣和能力,是重在说,而不是说什么。然后老师在教室里巡视指导,适时给予孩子们帮助。低年级学生发展不均衡,会出现有的学生很健谈,有的学生却相对比较沉默。巡视的时候,老师当注意关心这些话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了解他们不说话的原因,如有必要,还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要照顾学生的感受,有一些学生可能来自乡村,普通话基础较弱,而且生活阅历较少,所以有时候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题和创设的情境并不为他们所理解,所以这时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谈论别的话题,如今天午饭吃了什么呀?最喜欢吃什么呀?最近学会了什么新游戏呀?交到了哪些新朋友呀等等。只要让学生们多于开口说话,就是一种教学的成果。
         5.关注每位学生,促进共同进步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或生理因素,导致不敢在大家面前进行口语交际,有的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语句。而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无暇兼顾那些后进生,在口语交际到训练时,那些大胆发言和会发言的学生一连发言了好几次,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课上教师应当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鼓励那些不敢说话的学生参与。在交际过程中应给他们加以肯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推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大家在课中都充分得到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开拓口语交际的培养空间
口语交际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都时刻进行着的,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注意引入到生活当中。低年级学生对老师都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心理,老师交给的任务都乐于完成,所以语文老师不妨在每天放学时给学生们布置一个口语作业,如跟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学校里的环境,介绍介绍自己喜欢的某一位老师,或是介绍一下在学校里学到的新的课文或是刚学会的游戏,介绍一下学校里刚结交的朋友等等,诸如此类的作业,使口语交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了口语实际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