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斌
东莞体育运动学校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 要:现阶段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逐渐趋于智能化、信息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条件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个重要价值。本文针对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展开探究,深入探索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开展原则。
关键词:微课;初中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学
引言: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课堂教学被局限在学校的教室当中,教学时间也受到约束,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提升教学效率,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需要。在新时代的课堂中,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孩子们的第一老师,在教学当中吸引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在微课出现以前,初中阶段教师对学生传授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极易枯燥,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随着微课的产生改变了这一局面,微课方便教师更好地开展任务式的教学,使知识与操作的学习变得更加有吸引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深受学生的欢迎。
1 优势
1.1 提高课堂效率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的使用给课堂增添了很多生机,比起之前相对枯燥的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利用微课产生的新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使之前的课本文字知识图形化,亦或者视频化。这些改变不仅减轻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难度,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喜闻乐见。初中信息技术中,课堂知识操作性比较强、操作要点细小、操作要求严谨,微课出现之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通常采用手把手的方式教学生,由于时间紧迫、人力缺乏,教师仅凭一人在短暂的40分钟课堂无法一对一教会大部分学生;而后来信息技术教师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进行传递式教学,效率倍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学生毕竟不是专业的教师,所以在讲解与演示教学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直接帮忙其他同学操作完成任务的情况。因此微课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学生通过计算机快放、慢放、回放等方式,完成自己的操作任务与学习任务。
1.2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微课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起到关键的作用。多媒体出现以前,教师讲课主要利用三尺讲台和一块黑板,但是微课会极大程度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方便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课前只需要录制简短的视频,或者直接选择网络上优质的教学资源。上课时教师配合微课完成提问,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或者信息技术教师把微课资源与学生本节的任务下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学习新知,完成操作任务,而这个过程是学生进行思考学习的过程。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课堂使用微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自我提升网络学习能力创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1.3 便于课后知识的重拾
微课的应用能够从全方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一步完成教学的目标,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表现为根据教师的任务来一步步实现知识的运用。在传统的学习体系当中,虽然强调预习以及复习,但实际还是非常依赖于教学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在操作方面比较细小,存在很多类似的操作,极易混淆。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极强而严谨的课程,课堂难以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学生的个人操作能力。微课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能够以自身的优势加强知识学习的可操作性,当把整套书开发为微课,学生能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微课也提高了知识学习的利用率,比如学生学习一次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知识,可通过微课来实现多次复习。
2 应用原则
2.1 围绕课堂展开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大范围应用,部分教师都过于依赖微课,反而摒弃了原先一部分很好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教学发展。教师应多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合理的选择教学方式,决定是否运用微课,才可以帮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有一席之地,但部分教师从网络上照搬微课,并且抱着“有微课资源就必须在课堂上使用微课”的错误观点,这些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微课毕竟只能作为一个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依赖,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核心,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比如有些知识的学习,用课本比用微课更具有效果,那么就可以选择用课本作为课堂主要工具,放弃使用微课,培养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WPS演示文稿的教学中,添加动画、设置切换方式和形状的绘制,课本就已经详细地图文并貌讲述,因此没有必要非用微课。而是教师直接给任务学生,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完成问题与操作任务更具有效果。
2.2 微课的应用应符合教学目标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一定要坚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核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加好的学习效果,反之若微课的教学应用没有围绕课堂目标展开,在微课中把主要时间放在非重点非难点的知识上,或者把微课中加入了以本节课知识无关的内容,那带来的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比如在教学动画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介绍基础的概念,比如图层、运动轨迹等,但在微课中把过多的时间介绍图层,用了十多分钟演示出几块透明玻璃板重叠的效果,那么就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弱化了。微课必须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开展,而不是信息技术教师展示个人动画、视频制作能力的舞台。把微课和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更好的结合才可以促进教学的优化,才进一步达成帮助学生们进步的教学目标。
3 总结语
互联网技术以及短视频媒体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应该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应用的贡献,促进人类的进步。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使教学效果显著进步,但是需要改进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也亟待解决。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微课教学形式不断优化,势必会让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事业蓬勃发展,会让教育行业有一个质的飞升。
参考文献:
[1]高兮. 探讨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3):149-150.
[2]饶文兴.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15, 000(010):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