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瑞
宁夏大学 文化旅游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755000
【摘要】:STEAM教育已成为国内外K-12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将STEAM教育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STEAM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介绍,其次分析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提出STEA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融合中在的问题,最终得出STEAM教育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有效路径。
【关键词】:STEAM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 融合路径
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是十分必要的,STEAM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我国人才素质的综合显著提升。
一、STEAM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STEA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 、Mathematics(数学)五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A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的教育,其中还包括计算机科学的教育等其他方面,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整合性
STEAM教育是整合的课程,我们今天和未来世界所面临的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讲是跨学科的。在教育课程方面,整合的STEAM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体验来学习、生产出产品,项目驱动、工程设计步骤是每节STEAM教育课程的核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是活动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教育内容方面,STEAM教育是组织内容完整的教育教学,比如让幼儿为过冬的小狗搭建房子,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引导,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创新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二)真实性
所有STEAM课程都是以生活情景或生活为导向的问题,注重学生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互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真实问题,确认问题,确认其标准和约束条件,进行头脑风暴产生可能的解决方案,形成想法,探讨可能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模型或原型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真实操作性。
(三)设计性
STEAM科学教育活动强调幼儿自身对存在问题的设计、想法,幼儿自主设计解决方案,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只充当安全员、工具达人、创造引导者、解疑答惑人、激励者等间接帮助幼儿,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数据意识和证据意识等思维意识。
(四)合作性
STEAM教育强调幼儿自发合作,相互帮忙、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完成目标。比如在建堡垒的时候,幼儿需要一起讨论如何一起建堡垒,这样堡垒就不会倒塌,进行分工协作,不断努力改进,共同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任务。
二、STEAM教育核心价值
(一)实现跨学科[ 跨学科主要目的是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累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知识的整合
STEAM教育实现了不同主题的有效综合,不同学科之间内在联系的发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结合,实现了对孩子的全面性、多角度、立体化培养,从各个方面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发散,启发和诱导,确保儿童具备多种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促进学科体系之间的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满足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
STEAM教育立足于实事求是,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既能满足我国社会人才的需求,又能让人才具备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这不仅促进了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且可以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完备的人才。总之,开展STEAM教育可以为孩子创造有趣的真实场景,通过相互分享交流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三)实现科学社会与生活世界的共同发展
STEAM教育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加强了对科学的研究。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取材生活实际,融入科学知识,促进了幼儿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为幼儿创造科学社会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双重世界,打造可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充足环境。
三、STEAM科学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问题分析
在STEAM教育理念下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STEAM教育课程是以幼儿独立活动为基础,参加以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自主动手进行的课堂体验。
幼儿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或技能来应对世界带来的的挑战,他们通过创造、设计、构筑、发现、合并来解决问题。但如今幼儿园的STEAM教育课程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教育教学课堂情境创设不足
STEAM教育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教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的力度不够,科学教育的氛围不够浓烈,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只是机械化的传授相关科学知识,活动的形式单一重复,使幼儿很难进入游戏活动状态,如有些幼儿在老师组织活动时开小差或直接不参与活动,进而使幼儿兴趣激发不够深入,无法高效的开展活动。
(二)STEAM教育理念未充分融入
在STEAM科学教育活动中,由于孩子年龄偏小,能力有限,动手能力弱,大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只给孩子讲解科学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并没有将STEAM理念贯彻融入科学教育中,导致对孩子实践技能的探索不够,这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的“高控制[ 《S 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控制指教师对幼儿的活动全面控制,使幼儿不能独立自主进行游戏。]”指导方式
在幼儿园STEAM科学教育中,许多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方式是有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在进行科学实验活动时,给幼儿自主设计机会很少,大部分是教师操作示范,幼儿远距离观察,而不是基于真实场景的幼儿自主设计。另一方面,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是传统教学,教师更关注幼儿是否完成活动目标,甚至幼儿还没进行思考,老师就已经说出了答案。这样“高控制”的指导方式,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无法体验到独立探究的快乐。
四、STEAM教学理念融入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建议
(一)创造符合STEAM要求的课堂情境
教师可基于想象和创新,对课堂的环境布置,教学文化等隐性课程的充分思考和布置,尽量使幼儿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提问一些吸引幼儿的问题,引发孩子的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可布置科学主题的课堂环境,比如把有关科学图案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孩子们尽可能地置身于科学的氛围中。特别是在STEAM学习时,更要有适宜的环境作为支撑,同时也需要相关科学资料做基础。
STEAM的情境创设不仅在课堂上体现,而且整个幼儿园都要有一种科学的氛围,在幼儿园的走廊里设置一些科学角,一些有趣的科学玩具可以摆放在科学角方便幼儿设计操作。
(二)基于幼儿已有经验,将科学问题与STEAM充分融合
STEAM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在进行STEAM科学教育时,尽量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进行STEAM教育教学,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制造喇叭的科学活动中,如果只让幼儿按照原有要求进行制作,按部就班,没有创新思维,但如果进一步启发幼儿创新各种方式,不同的造型或不同的原理喇叭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幼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喇叭,和老师同学们相互分享,体验独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样就融入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幼儿对成功完成的喜悦和快乐,而且更好的实现科学活动到STEAM活动的转化。
(三)教师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合理指导
基于STEAM教育理念,幼儿园教师应该在幼儿需要帮助时间接适度引导幼儿。一方面,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时应让每位幼儿都参与进来,给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另一方面,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进行知识的启发。当孩子发现问题时,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组织孩子与同伴交流,分享想法,帮助解决问题。通过适度的引导,激发幼儿对科学教育的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是检验幼儿学到了多少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素养,使幼儿学会独立探索,用科学综合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STEAM教育作为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的新尝试,应该与时俱进。以STEAM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现实问题,因地制宜,设计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活动,完善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体系,使幼儿园科学教育形式更加多元化,真正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莉.STEAM教育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融合[J].知识文库,2020(18):36-37.
[2]陈珮.STEA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J].知识文库,2020(05):45-46.
[3]李雅.幼儿园科学教育融入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路径[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2):7.
[4]丁超.STEA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结合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123-124.
[5]李喜元,刘华.STEAM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结合的探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8(05):18-21.
[6]杨青.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研究[J].学苑教育,2021(10):95-96.
[7]骆叶.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如何融入STEM教育[J].幸福家庭,2020(14):24.
[8]曹恩源.STEM教育视野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与改进[J].求知导刊,2019(4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