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蓉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幼儿园 4054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这是人生成长的奠基阶段,幼儿教师必须要不断革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立足于幼儿们的实际状况来开展教学,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们的学习自信心,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让幼儿们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自信心 培养策略
幼儿的年龄下,因此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强烈的需要得到家长与教师的认可,获得鼓励与奖励,幼儿教育中,应关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幼儿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参与的自信意识,在自信心的基础上,能够逐步的突破自我,激发幼儿内心自我展示的渴望,让幼儿的潜能得到发挥。
一、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幼儿在年幼时十分期待能够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认可,教师的一句话,看似不经意的夸奖,都很可能让幼儿在心中萌芽自信的想法,想要进一步的展开有关的问题探索,启蒙幼儿更加热情的进行知识互动,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会自然的对自己进行评价,与其他幼儿相比较,不同幼儿之间的优势不同,此时幼儿很容易在一些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出现自我否定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对幼儿进行鼓励,避免幼儿对自己的盲目认知,如:在体育活动中,参与体育游戏,有的幼儿运动中肢体不够协调,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在反应能力的测试上,幼儿的表现也不如人意,但发现幼儿在参与中都十分认真,还能够在游戏中适当的谦让,避免去碰到其他的同伴,教师夸赞幼儿善良,并在之后的游戏中,让幼儿来组织团队进行作战,幼儿能够照顾到大家的感受,虽然在游戏中表现的较为落后,但游戏中进行团队小组的划分等,幼儿就做的很好,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发现虽然自己不能更好的給团队争取分数,但能够帮助其他幼儿更好的发挥自己,心理上也十分满足。当幼儿受到了鼓励与肯定,并能够在教师创建的活动中,成为其中不可替代的一份子,能够展示自己的长处,他们往往就能够建立起较强的信心,此时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幼儿结合自己的不足去学习,幼儿的进步很快。
二、热爱尊重幼儿,应用暗示法引导幼儿
教师对于幼儿的教育,首先要做的第一点是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有同学在教师说话的时候做一些小动作,根本不理会教师说什么,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够直接批评他,因为幼儿也是"要面子"的,教师可以通过暗示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听课,比如提问该幼儿旁边的孩子,在提问过后提出表扬,在表扬的时候可以适当看一眼他,这样幼儿会也想要通过教师表扬的方式而认真听讲了。随后找机会再表扬这个幼儿,这样效果更佳。
三、运用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树立只要不懈地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信念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利用讲故事来消除孩子胆怯、害羞等心理障碍。树立只要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信心是很有效的方法。
当然自信心的形成不是讲一两个故事能做到的,所以除了选用教材中的一些故事、儿歌外,教师可以经常创编或选用一些幼儿读物中的故事、童话,如《小黄莺唱歌》、《勇敢的孩子》等讲给幼儿。孩子们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每个幼儿在发展中都会碰到很多看起来不能完成的任务,能不能战胜这些困难,取得胜利,是幼儿自信心强弱的重要表现。所以,这种运用编写故事,为孩子创设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或者故事情节,让幼儿自己应用自己的知识库及相关经验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尝试,获得成功
平时,教师除了为幼儿故意创设成功的机会外,还应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取得成功。如在游戏《玩报纸》中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让幼儿在比较轻松自由的气氛中探索和尝试,我启发鼓励幼儿去发现、创造各种玩法,孩子们想出各种饶有童趣的玩法。如:跳方块,做纸棍,让它贴在胸前跑、折成纸飞机飞、揉成纸球投掷,当孩子们经过反复练习,终于用看似简单的报纸玩出许多不简单的花样时,个个面露成功的喜悦,他们从亲自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从积极探索尝试中获得成功。这种成功的体验带给孩子的自信,将扩展到其它领域,使他们身心各个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五、调整教育期望值,培养幼儿自信心
幼儿教师与家长对于幼儿的期望,是幼儿衡量自身能力的一种标准。一般来讲,幼儿的成功率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高。幼儿事事失败,事事达不到老师与家长的要求,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削弱,自信心难以树立。受生理与心理条件的影响,幼儿的抗击打能力低于成人。在对幼儿的自信心进行培养时,幼儿教师要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准对其提出要求,让幼儿通过努力达到期待。拔苗助长的行为绝对不能发生,偏离幼儿的正确成长轨道,提出过高的标准,会让幼儿心理受挫。因此,调整对于每一个幼儿的期待值,是一项较复杂的工程。符合幼儿实际情况的期待,才能让幼儿的成功率提高,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增强。
六、提高幼儿受挫能力,培养幼儿自信心
在成长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失败。引导幼儿正确理解与面对成长中的困难与失败,是培养其自信心的重要环节。提高幼儿的受挫能力,让幼儿学会镇静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一些幼儿用不好筷子,会在吃饭的时候大吵大闹,教师要引导幼儿冷静练习,当幼儿成功时,肯定他的努力与付出,让幼儿学会补偿。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学会挽回自己的过错,让幼儿逐渐成长起来。在幼儿犯错时,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引导他们补偿,不能一犯错就感觉天塌下来。在嬉戏中幼儿会不经意地推搡、误伤小伙伴,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错误,通过道歉弥补,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自己解决,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剂,对于幼儿一生都有较大的影响。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学习技能、了解社会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给幼儿成功的体验,利用丰富的方法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树立,让幼儿成为幼儿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让其建立积极良好的心态,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萍. 试述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 中华少年, 2020(14).
[2]路兆恒. 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措施[J]. 下一代, 2020, 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