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领域中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张小花
[导读] 小学教育水平逐年提高
        张小花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中心小学  福建省龙岩市364201

        摘要:小学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的时候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的培养。数与代数领域中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很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结构。数与代数属于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数学知识,同时也相对具有难度,采用结构化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构建课堂教学框架,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数与代数;结构化教学;策略
        引言
        结构化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结构化思维将事物的结构作为思维对象,建构事物结构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完整的知识并丰富学习经验。数与代数领域中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研究逐渐加深,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明确的应用方向。
        一、从基础性课时着手,促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化的思维
        小学数学包含了大量的基础内容,除了概念定律之外,性质、公式以及法则等都不少。从数与代数领域开始来探讨结构化教学策略,则应当坚持从基础性课时着手的原则,令学生打好基础,使其学习更难的数学知识时可以更快地突破。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内容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学生在教授结构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下应当能够形成知识结构化的思维,从而将基础知识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例如进行分数与除法的教学时一般教师都会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确保学生理解分数以及除法的概念。分蛋糕的问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在分析和探讨分蛋糕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地渗透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等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应用结构化教学策略在分数与小数之间构建桥梁,并促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强调分数与除法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主要的原因是其属于约分、通分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这一知识点之后才能够学会约分与通分的相关知识。教师应用结构化教学策略则必须要将通分、约分与倍数、因数的学习联系起来,以这样的过程中保障学生知识结构化思维的形成。从这一个例子可以看到将分数作为中心,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核心,逐步地延展开而形成的是一个知识网络,每一条知识线之间相互练习,同时又分散延伸,达到了结构化教学策略的应用预期效果。
        二、从整理性课时着手,强化学生知识结构化思维
        数与代数的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度比较大,小学生的智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中,采用结构化教学策略可以强化其知识结构化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之所以要从整理性课时着手,是因为达到对知识以及方法的整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针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并发现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坚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则可以提高结构化教学的综合效果。阶段性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之上借助单元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果,令学生对数学知识始终保持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系统整理所学知识,联系即将学习的知识感受算式之间的联系,加深他们对于数与代数的理解。教师在应用结构化教学策略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算式的整理过程,使其能够把握算式的整理方法,以便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整理所学知识。

例如整数的比较作为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很多学生如果缺乏知识结构化思维,则很难看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则应当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开始。3—6年级的学生会学习整数、分数、小数以及百分数,同时还要学习运算方法,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知识结构化思维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数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百分数、小数以及分数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转化百分数、小数以及分数,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多位数之间的乘数法运算难度进一步增加,但如果知识结构化思维已经形成,则能够确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混合运算以及估算的方法。
        三、从复习性课时着手,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化的能力
        数与代数领域在小学数学中占据了70%以上的内容,因此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从复习性课时着手,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并联系到当前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化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即令学生认识并理解数的意义,并能够掌握数的多种表示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用数来展现相对大小关系。此外随着现如今小学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其能够用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并结果进行合理性地解释。例如在三年级数学中,教师需要针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知识点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在理解1厘米、1分米以及1米的时候具有难度。再比如当教师介绍1公顷或者1平方千米的时候学生们基本会比较茫然。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是令学生将现实和数联系起来。从复习性课时着手,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化的能力可以应用数学主题活动等方法,通过设计复习数学知识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以长期有效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针对数与代数进行教学,需要将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里强调运算的准确性而不是运算的速度,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的计算能力在结构化教学策略推广应用之后有所提高,但是也仍然存在数与代数方面的低级错误,例如粗心导致的运算错误,一些学生年纪比较小对于细节的关注度不高,存在加减法口算错误,以至于最终的结果出错。教师在应用结构化教学策略的时候可以充分应用路径图、思维导图,将知识的结构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当教会学生数形结合、路径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梳理所学知识,全面把握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学生知识结构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教师要避免急于求成而忽视了基础和细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与代数领域在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很关键,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结构化教学策略作为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够促使教学优化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数与代数的特征构建具体的教学模式。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方法,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结构化教学策略培养他们的知识结构化思维能力具有可行性。学生知识结构化的构建需要日积月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以及方法,并高效应用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感很有必要,只有保持这种循序渐进的状态学生的知识结构化意识才会越来越强,数学水平才会越来越高,才能够逐步解决具有难度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雷晓兰,周恒.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构建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数与代数知识板块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10):25-27.
        [2]凌乾川,周波,周婷.建造“关联性”图谱  实施“结构化”教学——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结构化教学为例[J].四川教育,2020(Z4):4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