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海珍
福州市仓山区东升中心幼儿园、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而理论与实践也证明,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表演游戏是幼儿自主性游戏的一种方式,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主交流和自主评价来游戏,教师在幼儿自主性游戏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大班幼儿 表演游戏 自主性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为了让大班幼儿在表演游戏时,更好地展示自主性游戏,教师将整个游戏行为的制定与执行全都交到幼儿手中,最大程度上保障幼儿游戏行为的自主性,才能真正将整体的游戏表达效果发挥到最大。
一、表演游戏内容选择的自主性
游戏内容的自主选择是我们开展幼儿教育提升整体教育实力的重要一步。之所以将游戏内容选择的自主性下放到幼儿手中,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周边新鲜事物刺激做出的反应更加强烈。教师和幼儿的年龄差距巨大,所以自己安排的相关游戏内容和形式未必能够真正符合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所以在表演游戏中,教师确定游戏的主题后,具体的游戏形式和规则可以由幼儿制定出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开展具体的游戏行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幼儿自由、随便地玩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教师应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
《小兔子为什么来迟了?》是我们一次集中语言活动的内容,根据故事的开头小兔子妈妈要过生日,妈妈邀请了她的好朋友来参加生日会,妈妈让小兔去买蛋糕,小兔子却迟迟没有回来,在买蛋糕的过程中小兔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大班的小朋友们都认真思考创编了自己的故事,并且通过“七星瓢虫电视台”向全班的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内容。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表演区表演故事《小兔子为什么来迟了?》。平时的表演区,大多数都是独自演出为主,很少有幼儿的自主表演和实质性的互动,为了让幼儿的表演游戏更加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于是决定通过观察、讨论和评价的方式支持幼儿的自主表演。教师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保持的高效合作与高默契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将自主性游戏模式在幼儿园中的合理应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表演游戏材料选择的自主性
表演游戏材料选择的自主性说的是在具体的表演游戏进行过程中,会使用到一系列的道具和其他维持游戏行为正常开展的相关材料。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创设适宜、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表演区的材料大多是投放种类多、低结构、功能性强的材料,同时也会根据材料性质划分为头饰区、服装区、花草区和道具百宝箱。这样幼儿游戏时比较自由和自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取放。
在表演故事《小兔子为什来迟了?》游戏时,参加表演的几个小朋友拿着他们的创编故事的连环画在商量着需要准备哪些道具和材料。他们根据故事的情节,在表演区投放的材料中进行选择,最后选择了一座房子、几棵树、小动物的头饰。这时候欧阳说:“那没有蛋糕怎么办?”千予说:“我可以画一个。”于是,千予就到美工区拿出水彩笔和素描纸画了一个大蛋糕。所以,表演游戏材料的自主选择可以进一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提升每一名幼儿的参与游戏准备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真正实现了在游戏中提升技能与实力的目的。
三、表演游戏开展过程的自主性
表演游戏开展过程的自主性是幼儿游戏行为得以顺利贯彻并执行下去的另一个保障条件,幼儿是游戏参与的主体,是整个游戏活动的主导玩家,所以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具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所以在开展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整个表演游戏过程一定程度的下放到幼儿手中,尊重其游戏自主性,从而实现整个游戏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在第一次表演故事《小兔子为什来迟了?》中,小朋友们是这样表演游戏的。欧阳:“大家好,今天我表演的是小猫。”千予:“我今天表演的是兔妈妈。”曦宸:“大家好我表演的是大白鹅。”兔妈妈过生日好朋友们都来家里给她过生日,兔妈妈对小兔子说:“你去帮妈妈买一个生日蛋糕吧。”小兔子就出门了。其他的小动物就开始在家里给兔妈妈过生日,他们唱生日歌还吃蛋糕。兔妈妈的生日过完了,小演员们,谢幕。
在第二次表演故事《小兔子为什来迟了?》中,小朋友们是这样表演游戏的。小演员先进行自我介绍表演的角色,然后就开始表演故事。小动物们来兔妈妈家里过生日,然后兔妈妈交代小兔子去买蛋糕,小兔子在路上遇上了狐狸,狐狸把他关进监狱。小猫用魔法救了小兔子,小兔子回到家里。狐狸又来家里敲门捣乱,小动物们一起把狐赶跑了,故事表演结束。
通过两次的幼儿自主表演游戏,我们可以看出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从简单没有情节到故事内容丰富和狐狸角色的增加让表演游戏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完整性。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应该观察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开展的情况,及时帮助幼儿解决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支持他们探索游戏的玩法,支持幼儿的想象创编表演的情节。随着幼儿游戏的发展,幼儿开始有创编表演故事的尝试,教师应该重视和支持幼儿的这一行为,可以通过绘画记录故事、讲述创编故事内容、播放幼儿表演故事视频等方式,激发幼儿想象的欲望,让表演区自主性游戏更加丰富,成为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快乐游戏。
四、表演游戏评价与反馈的自主性
表演游戏评价与反馈是整个游戏行为最终开展结果的认定与总结,对每一次的游戏行为都能站在一个科学的角度从全方面进行有效评价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起丰富的经验为下一次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在以往的表演游戏评价与反馈阶段,教师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对幼儿游戏期间的一切行为和具体表现进行评价。虽然教师以第三者的身份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而且教师的逻辑思维体系更加成熟,可以有效对游戏教学产生进一步的指导和规范,但是其中并没有将幼儿这个关键的游戏参与者和真正主体纳入评价体系中,这就相当于剥夺了第一发言人的发言权,这样的评价与反馈显然是不够科学与合理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对整个表演游戏评价与反馈的自主权,将他们对整个游戏的评价意见和看法充分重视起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在幼儿自主性表演游戏时,教师观察幼儿游戏,对幼儿的游戏进行反思,同时也要采纳其他幼儿对表演游戏的评价。具体的评价应当是分为两个批次:一是幼儿针对整个表演游戏的看法和心得进行评价,考虑到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尚不成熟,教师可以将幼儿的评价进行简单的记录;二是在幼儿的评价结束后,教师再次对整个游戏过程和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综合一下幼儿对整个表演游戏的评价,而后自己的在评价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就会更加有针对性。
在表演故事《小兔子为什来迟了?》游戏评价时,我们采用的是集体观察和评价的方法。教师将《小兔子为什么来迟了?》第一次的表演视频播放给全班小朋友观看,请个别幼儿对表演进行评价,对提出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的办法。个别幼儿在自主性评价时提出四个问题:一是小朋友们没有表演出小猫去救小兔子的过程;二是小兔子很快就回到家了,不是小猫救回来的;三是表演之前要把剧本看懂,并看着剧本来表演;四是表演时,要把小猫救小兔子的过程表演出来。
在讨论过程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由于幼儿前书写经验有限,教师及时对幼儿的表达进行归纳和总结。利用过渡环节时间,幼儿再用图画和简单的符号对问题进行表达。将幼儿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法投放表演区,参加表演故事的幼儿根据问题进行调整再表演。
于是第二次表演故事《小兔子为什么来迟了?》幼儿根据集体讨论出来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调整,表演过程围绕故事情节开展表演。教师将第二次表演播放给全班小朋友欣赏,他们表示满意这次的表演。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应该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在表演区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遇到问题,教师及时通过组织讨论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和总结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问题,找到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此方法。
五、结束语
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的游戏方式的科学利用和有效使用,将教育的理念充分融合在游戏的形式中,这样既能让幼儿充分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又能让幼儿在游戏时大胆创新和自由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丹. 幼儿园大班表演游戏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 中华少年,2017,(28):240.
[2]单文顶,焦冬玲,袁爱玲. 幼儿园表演游戏概述及指导策略[J]. 福建教育,2017,(38):30-32.
[3] 洪美玲.自主演绎 快乐成长——以小班表演游戏《小熊过生日》为例[J].考试周刊,2020,{4}(1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