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赵元芳 张太梅
[导读]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因为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加上诗歌的特点,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赵元芳  张太梅
        山东省沂源县第一中学  山东 沂源 256100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因为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加上诗歌的特点,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新课改背景下,对审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强调了学生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新课改下提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教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因为其独特的美感以及创作手法,让其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不管是教学中还是高考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诗歌鉴赏教学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促进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领悟新课改要求
        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方式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新课改下,对诗歌鉴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所以,教师就需要在全面掌握教材资料,重视不同诗歌年代间联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勇敢的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情境导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要具体的研究每篇诗歌内容,找到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利用诗歌的背景,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中。想象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结合教材内容,把语言刻画成画面,在立体化的情境下,让学生依据生活情境开展想象。
        诗歌语言比较复杂,学生在阅读中有一定的困难,诗歌主要就是诗人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上一些意向,把其创作为语言[1]。因此,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就应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以及较高的艺术修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入到诗人创作的情境中,就整体上对诗歌进行感知。比如,在学习“锦瑟”时,诗人就将自身情感转移到具体事物中,当事物有了诗人情感时,就能够展现一些特性化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要立足于情,具体的进行讲解。这首诗就是典型的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的各种不幸,包括感慨、悲伤、愤怒,诗人通过词句的使用来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应先给学生阐述诗人的背景,其是唐代诗人,“无题诗”影响了很多人,而《锦瑟》就有代表性。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配乐,引导他们进入到情境中,在沧海月明珠有泪中,利用沧海珠泪典故表达自身的情感,引导学生想象其中的自然风景,感受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这首诗中还给学生展示了执着的情感,使用的意向不一样,这也让诗人的情感变化有层次感。


3、结合诗题,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诗歌的题目,让学生猜测这首诗的内容,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从题目中能够大概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例如,“渡荆门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是送别诗,描述的就是和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有不舍、留恋以及伤感;再比如,“过故人庄”、“归园田居”等,就是山水田园诗,描述的是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境,表达的是向往的情感;“燕歌行”、“从军行”等,都是边塞诗词,这样的诗词一定是以边塞战争作为背景的,阐述战士英勇杀敌和建功立业的豪情,揭露当时战士间的矛盾和政治制度的黑暗。所以,不管是在诗歌学习,还是在考试中,都可以结合诗歌的题目,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诗歌美育,培养学生的鉴赏水平
        通过诗歌鉴赏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语言素养进行培养,还可以展现出诗歌中的韵律美,让学生自主传承以及发展传统文化[2]。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太强调考试,要依据具体的情况,体现出诗歌的美,如,语言、节奏、景色美等,要多引导学生,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的阐释诗歌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一,语言的灵活美。诗歌的语言是有规律的,在发展中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我们民族的语言风格一致,再加上不一样声调的音节,就能够形成动听的音调,合理的应用,可以体现出其中的和谐性。第二,多样化的风格美,会让诗歌的形式以及内容变得统一,体现出诗人的精神风貌,诗歌的风格可以展现出诗人的特点,在对风格进行鉴赏时,就要展现出诗人的灵活性。比如,最具代表的诗人就是李白,在学习其有关的诗歌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自由以及浪漫,李白的诗歌是在变化的,内容中包含很多的奇思妙想,基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创造出很多传世名作。第三,想象美。在教学中,不论诗歌是抒情还是言志,都突出含蓄的特点,这就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主动的思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的感受诗歌的美好。
5、感悟意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运用特点
        感悟能够分成“感”和“悟”,将文本理解的地方当作观察对象,慢慢的加强对整理的把控能力。特别是对部分细节点实施综合性评价的过程中,要深层次的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正确的评价以及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以及内容。  
        意境就是作者把情感与客观事实实施融合,在诗歌中可以展现出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比如,在学习“秋兴八首(其一)”时,诗歌就把“秋”当中重点,面对着秋景想到了国家的兴衰,在比较分析中,诗人在看到国家残破的景象时,却没有实际作为的无奈之情。杜甫的诗歌中,意境具有凄清忧怨的特点,这也让其得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把“秋”当中全诗的序曲,描述了巫山巫峡,基于动荡不安的景物表达诗人焦虑的情感。所以,要想让学生全面理解和品味诗歌,就需要基于意境层面进行赏析。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策略,比如,情景导入、解读诗题、诗歌美育,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等,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诗歌,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玉.读韵寻眼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9):32-33.
[2]焦蜊钠.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6(3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