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优课”资源助力初中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黄姗姗
[导读] 初中阶段,学生必学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因为这门学科难度非常大,学生在学习起来很困难。
        黄姗姗
        十堰市第十三中学,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必学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因为这门学科难度非常大,学生在学习起来很困难。所以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加大学生学习难度,同时也无法将其教学效率提高。而初中数学课中运用优课能更好激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并且能够更加精准且直白地表现出数学知识点,从而可以将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
        关键词:优课;初中数学;注意事项;运用对策
        1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优课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大多对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1 提升数学教学趣味性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非常难,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会出现抵触心理。同时,因为部分数学授课老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很多知识都是老师进行传授,学生被动听取,学生在课堂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凸显,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氛围过于沉重,气氛压抑,学生只能机械式的接受数学知识,并没有将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来。而在数学课堂当中使用优课,使用更新奇的动画或者视频等方法把比较抽象的知识直白且形象的表现出来,能够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来,同时也能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将其教学的趣味性提高。
        1.2 降低数学教师授课强度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科书内容很多,同时也伴随一定难度,其次数学的计算种类也很多。因此,数学授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这些比较难懂的数学知识,就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过程中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准备,课堂当中因为受到各个环境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所影响,同样要求数学适合老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教学,不然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若授课过程中,某一个数学知识内容学生没有学会或者没有掌握,就要多次对其进行讲解或者使用计算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明白,这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但运用优课却能将教师的负担减少,同时还能降低授课过程中的难度,比如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授课过程中的有关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多次进行观看有关优课视频。
        2 初中数学教学中优课应用注意事项
        2.1 设计优课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优课,为了更好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来,同时也能将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效率提高,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所以设计数学优课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层面着手,充分对其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了解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同时还要清楚每个学生所接受数学知识的水平差异性等情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着手,尽量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习惯的优课内容,从而将其优点发挥出来。对优课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数学知识点引入进来,这样可以从每个角度进行考虑,制定出更适合各个不同水平学生学习内容。与此同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结合各自需求进行选择学习,数学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拓展性学习;而水平一般的学生主要通过提高能力为主的优课;对于水平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可以选择有关基础内容的优课进行学习,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可以从学习优课当中获得相应的进步。
        2.2 确保优课授课环节的完整性
        授课老师在利用优课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优课就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问题解决,而不用使用其他的数学资料或者向他人寻求帮助。对优课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出数学讲解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知识,同时还要设计出课后复习的优课内容等,其中每一个教学阶段都要用到优课。优课教学的时间非常短,并且内容也比较单一,简单化需要将其优势发挥出来,而不是完全照搬常规教学的内容。


        3 利用“优课”资源助力初中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整体推进的重要抓手,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向深入的大背景下,了解分析初中教师在优课制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和途径,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初中教师的技术瓶颈问题,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升优课设计制作的水平和质量,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信息化教学的有力工具,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
        3.1 技术培训
        初中教师优课制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视频拍摄制作等技术环节上,突出表现在视频拍摄、声音采录、剪辑合成等方面。大部分教师不了解课堂实录的技术特点、技术要求与技术规范,缺乏视频拍摄、剪辑的基本理念与技能。因此,只有解决好教师的技术理念与技能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让教师更好地审视、设计、完成自己的课堂实录,从而提高优课制作的质量。培训方式,采用面授培训、网络学习与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目标:第一,明确优课制作的技术特点,构建优课制作的技术理念;第二,就技术问题循序渐进地展开系统讲授,并做到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第三,加强实践训练与指导,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培训更具实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实录的类型和特点、拍摄器材技术参数辨析与选择、光线与拍摄环境、拍摄角度与画面构图、单机拍摄基本规范、多机位拍摄的原理与方法、录播教室功能深度开发、多通道录制与现场切换、录音技术与音频处理、视频剪辑基本知识、视音频合成与整体包装等,还包括CamtasiaStu-dio、爱剪辑等常用软件及Premiere、EDUIS等专业视频处理软件的应用。
        3.2 技术指导
        在培训的基础上,教师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课堂实录的拍摄制作过程,在实战中进行巩固提高。当然,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技术问题,教育技术人员会适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技术指导。面对面指导是技术指导环节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根据教师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类型和性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安排面对面指导。线上指导主要通过微信群、QQ群等形式与教师进行即时沟通、讨论与指导。这种形式是面对面指导的重要补充,可以促进教师与教育技术人员之间的讨论交流,以达到彼此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3 合作开发
        经过技术培训、实战训练与技术指导,在初中教师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再通过合作开发全面提高他们开发优课、微课等课程视频的综合技能。在合作开发过程中,教育技术人员与他们共同确定课程类型与视频形式、制订拍摄方案、进行拍摄前的准备,协同进行拍摄、录音、现场切换等工作,并共同完成剪辑合成、包装优化等环节,最后共同对课程视频进行观看、评价,总结经验教训,让初中教师在体验中学习、融会贯通,让这些技术真正成为他们的有力武器,使其教学思维与技术思维融为一体。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优课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对传统课程的有益补充。要选择适合微格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优课,让学生在优课学习中进步,注意其运用,对于优课教学中不能用到的数学知识,坚决不使用优课讲课。优课堂的运用应以其自身优势为切入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龙品.优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祖国,2017(6):252.
        [2]薛多珍.优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7):176.
        [3]茹波.优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94.
        [4]吴风浪.浅谈优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6(8):89.
        [5]陈维港.优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14-15.
        
        项目立项号:194234320
        项目名称:文系湖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9年度专项课题《利用“优课”资源助力初中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