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念
浙江省龙港市舥艚第二小学 325802
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结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能够纠正你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尽可能的扫除学生数学基础培养当中存在的障碍。在现当代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当中,充分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就包括学生的创新潜力挖掘。在数学反思的过程当中,学生也是对知识进行了二次巩固,所以也具备了更多的创新条件。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在总结中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反思总结
一、引言
培养学生在数学反思与总结过程中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落实学生的数学反思工作,要确保学生在数学反思当中能够对已学知识有准确牢固的把握。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初步创新的知识基础。另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还要善于创新教学形式,注重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在反思中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接下来本文将牢牢立足于这样的核心思想,首先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然后他们就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常见问题,最后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的反思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从现代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要求方面来看,新时期我国稳步推进了教育改革工作,在教育改革工作推进的过程当中,充分强调学生创新潜力的挖掘。并且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教育部门还发起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增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反思与总结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备最坚实的政策支撑和教学成果支撑。第二,从小学生个人的能力培养方面来看,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不会去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这也常常导致,如果数学上是不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那么小学生很快就会将已学知识遗忘。[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总结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小学生才能够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进行数学创新。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与创新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支撑性条件。
三、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小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仍然未得到确立
很多数学教师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都不太注重小学生课堂地位的确立,尤其是针对一些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因为大部分数学教师所考虑到的就是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知识关注,就必须要依赖个人的强制力和组织力,来强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上,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像初中和高中年级的学生那样,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条件之下去独立进行数学问题的探讨,并且在探讨的过程中还保证方向正确。于是很多数学教师就习惯于以自身为主导来引导小学生投入数学学习。但事实上这种以数学教授为绝对主导的课堂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过度干涉学生的个人学习空间,最终导致教学效果进一步弱化。
(二)数学反思总结的过程常常以教师为主导
在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有非常多数学教师,虽然具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反思的意识,但是真正在落实方面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比如说有的数学教师会把数学反思和数学知识的巩固复习混为一谈,当教给学生一些新知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教师会回过头来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复习和知识训练。在很多数学教师看来,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2]但其实不然,数学反思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在学习当中所学到的知识所遇到的困难,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从而发现自身的问题,然后寻找相应的办法来解决自身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由此可见,在数学反思的过程当中,应当是以学生为绝对主体,以教师为次要客体。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在反思当中真正有所得,在反思当中提升数学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也才更加具备可能性。
四、在学生的数学反思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策略分析
(一)在知识总结反思的过程当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要地位
在绝大部分时候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都依赖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为学生预留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去进行思考和探究,逐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那么学生才会逐渐演化出创新能力。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预留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空间。例如,当数学教师完成了“刘爷爷想在菜地的周围围上篱笆,刘爷爷的菜地长是11米,宽是米,有一面靠墙,请问刘爷爷怎样围篱笆才能最节省材料?”这个题目训练讲解之后,就可以适当的停下脚步,让学生对这个题目进行总结和反思。但是小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显然很薄弱,数学教师一定不能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去展开想象,而应当设置一定的问题来辅助学生进行数学总结。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式是什么?这道题目当中节省材料的关键点在哪一方面?遇到这种节省材料类的题目,应当朝哪些方面考虑?通过数学教师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去对这个题目进行二次解读和反思学生才能够明确把握这类题目的解决办法。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谁能把这个题目进行适当的改变,然后正确的解决这个题目?”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又能够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之上,去对题目进行二次改编,事实上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因此在知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要地位,一定要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教师只需要同行给学生辅导,确保学生的总结反思方向正确即可。
(二)注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质量
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都会让学生准备或题本将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积累。然后再把自己所做错的题目进行二次训练,并反思这些题目在解答的过程当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应当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解答。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如果数学教师能够更进一步,考虑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将相类似或者是截然相反的题目类型进行归类总结,然后再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总结与反思,这样很显然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总结效率。[3]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主要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去进行题目的归类。比如学生到底是将相类似的题目进行归类对比,还是将截然相反的题目进行归类对比。又或者学生有更好的方法将同类题目进行类比,然后在类别当中进行二次的知识总结等等。学生不同的总结形式都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人能力创新的表现。结语:总而言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因为只有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过程当中,学生才能够逐渐牢固把握已学知识,在具备足够牢固的数学知识基础之后,学生才能够有条件去进行更进一步的思维创新。只有从反思总结着手,才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如月.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总结中创新[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7,41(05):130-132.
[2]谭坤,张立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J].亚太教育,2019,12(05):330-332.
[3]汤艳玲,张彬彬.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创新思维——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24(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