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彩晴
广西靖西市化峒镇中心小学 5338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理念,成为了目前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理念,教学上要不断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模式,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会有所差异,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在不断的发育,所以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理解上有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情况,教师要制定合理化方案,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制定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对数学知识能够改变原有的影响,提升学习动力。数学的学习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课堂安排,同时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关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把现有的教学问题进行细致的总结,并且通过创新教学方案,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一、课堂教学从激发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开始
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进行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在新时期教师的教学方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侧重培养学生主观学习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能力,去制定教学方案,造成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还是原有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明显下降,这样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力的也不能有明显的提升。数学知识的传授,单纯依靠教师去讲解,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转,是不能灵活的转换的[1]。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首先要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逐步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吸收。
比如,讲解《时、分、秒》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调整教学形式,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讲解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所媒体,通过视频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对时、分、秒的时间长短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视频中的快镜头,让学生了解钟表上一个小时、一分钟、一秒钟,指针的运动情况。然后再去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全面的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这样通过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的积极性,来实施教学,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制定互动情境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
学习数学知识,与互动教学是分不开的,通过互动情境的制定,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目前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都会从自己的观念出发,把自己的意愿加在教学形式中,这样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案,不能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理解上的困难,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2]。在制定互动情境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教学方案,发挥以学定教的思想,来逐步完善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讲解《位置与方向》时,讲完相关知识之后,教师要进行知识点的串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的制定教学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跟随教师逐步探究数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针对讲解的概念提问,让学生说出学习的八个方向。然后通过两个不同位置的事物设问,让学生描述具体的位置和方向。最后出一道难度较高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之后做出解答,几方面考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以学生为主鼓励和培养学生去自主探究
现在的教学模式比较多样化,但是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量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是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来逐渐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还要把教师还给学生,锻炼学生去主动研究数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3]。只有这样不断的培养和实践,教师和学生才能发现不足之处,学习上才能有针对性的改正,学习动力才能更高,对于数学的学习才能更加积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会随着学生的能力的提升,而逐渐变得更加高效。
结论:总而言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目前也是以后的教学主流思想,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灵活变化自己的思维,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通过互动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间,要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锻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姝.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读写算,2020(36):123-124.
[2]李静.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甘肃教育,2020(11):76.
[3]林丽贞.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20(3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