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拓展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陆静
[导读] 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逻辑推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陆静
        南宁市江南区南乡小学   530031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逻辑推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推理情境的建设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推理兴趣,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未来的全面发展。下文将针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拓展课;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的时候,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小学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同时是一项核心素养。而小学数学拓展课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扩充、扩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数学现象中进行探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拓展课教学时候,一定要精准把控数学本质,基于此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分析等整体能力,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逻辑推理方法。
一、小学数学拓展课程目前的情况
        目前国内基础教育事业里的小学数学教学流程发展能力较弱,大多数区域的学校以及教师缺乏对其的关注,缺乏研究力度,导致现在我国小学数学拓展课程发展首先,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比如,某些地方学校虽然有指派专门的教职人员来监管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然而实际落实的时候,因为欠缺实际经验还有本身能力不足,使得拓展课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缺乏科学的教学实例,无法使教师在进行拓展课程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参照,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师开展拓展课程中缺乏经验,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即便素质教育已经覆盖全国,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在部分落后地区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巨大影响,严重阻碍了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拓展课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策略
1、创设推理情境,激发学生推理兴趣
        在小学数学拓展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推理情境,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推理兴趣。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在教学中,情境导入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想法。这是构建良好课堂、保持活跃度的有力突破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激发学生的“推理”兴趣时,要使学生感觉到有趣,愿意去探索,同时,还要有用,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一道思考题的拓展训练,需要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和运算,找到下列竖式中的各形状所代表什么数字。竖式如下:
 
        在这个竖式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法则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字母、文字可以表示数,通过推理填数,来达到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效果。同时,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可以先给学生一点时间,自己计算,然后再进行引导。具体进行梳理的时候,可以先从个位数进行推理,两个相同的“○”,然后得到的是8,“○”可能是4、或者是9。然后继续往下推理,假设“○”为4,填上所有的数字后,竖式变成了如下所示:
        4 8 4
  +▲ □ 4
▲ □ 4  8
这个时候,就可以推理得出,“□”为6,将6填上之后,会发现竖式为:
        4 8 4
  + ▲6 4
▲6 4 8
        这个时候的“▲”为9,明显不正确,为此,返回到开始,可以认定,“?”是9,接着一步一步往下推理,最后可以发现,正确的竖式是:
        989
  + 109
1098
        由此可以看出,在拓展课中,进行推理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效果的。它展现推理步骤,训练学生的推理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拥有多方面的特征,同时要通过一个长久的过程。教师要求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将详细的培养流程融入教学步骤,精准掌握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特征。着眼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修改详细的教学方法,才可以结合全新思维,加强教学水平。在学生角度来说,对于思维灵敏性的训练,拥有非常关键的实际作用。一般思维环境下,一个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非常丰富,假如学生可以在解题事件中开拓思维,就有利于思维发展。
2、创设教学拓展练习题,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都要求通过长期联系进行训练,长期练习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思维定式,逐渐发掘学生的潜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依照教材内容规划对应的练习题,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例如,三年级下册学生在学习了《年 月 日》中的平年、闰年、大月、小月这些知识后,老师设计了《月历中的秘密》一课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让学生圈出日历中的双方阵,想出快速求和的方法。从4数方阵引入,学生最开始用四个数字依次相加,然后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讨论学习,发现简便算法(最大+最小)×2的规律。再通过验证月历中的其他四数方阵通过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的过程总结出(最大+最小)×组数,通过严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灵敏性的发展,同样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获得严谨的思维习惯,拓展学生思维,尽可能挖掘部分符合学生实践情况的题目,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最后完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目标。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紧密关系。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影像作为逻辑思维的工具,人们利用语言表达可以展现自己的体验和心情,构成相关概念,同时开展对应的判断推理,教师认识到这部分逻辑思维后,需要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推断,使得学生能够表达个人实际感受,再帮助学生改正。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能够使学生展露个人想法,表达出自己的计算和解答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加强,这个过程中需要满足实践状况,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需要安排和规划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利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学生共同发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进步,帮助它们加强数学成绩和能力。
3、确定拓展课程主要内容,符合推理能力培养
        搭建小学数学拓展课程,要求师生一起努力,构建平衡和谐的师生关系,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小学数学拓展课程建设效果。开展拓展课程研究建设过程中,利用主题研究内容完成了拓展课程的合理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带领学生在学习方面积极发展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师给学生教授二下《数独》知识过程中,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设施给学生播放有关资料。学生通过视频的讲解了解数独的填写规则,数独的元素。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老师适当的穿针引线,把单调的课堂变成了艺术活动,把数学知识溶于活动,使学生通过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实施数学思维训练。建设多样化的拓展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拓展课中开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加强教师的上课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小学数学的综合教学能力。教师需要抓紧机会,融合学生的实践状况和教学内容,规划满足学生发展状况的教学方式,逐渐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主动参加教学任务过程中,同时全面吸收教学知识,以完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洁.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12):235.
[2]朱敦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J]. 高中生学习, 2018(7):253-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