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与改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宋颂
[导读]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提高小学总语文素养的突破点。
        宋颂
        青岛西海岸新区江山路第一小学,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提高小学总语文素养的突破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不断改善与优化创新语文阅读策略,已经成为激发小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能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教学策略出发,以便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价值;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共识,各学科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做出了创新与提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基石。在具体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明确阅读在语文中的价值,不断总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合适的优化与创新策略,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找到学习兴趣,感受书本中的知识与力量,实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第一,通过阅读能够拓展小学生的识字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老师们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而且在课堂上也逐步的做出引导,让学生在合适时间里主动阅读,感受多音字、多重含义的词语等,能够积极主动建立字词句与字形义等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对汉字的积累与相关文化知识的认识,进而让学生感受本文中的故事情感与人物情感世界,提高汉字的记忆能力与掌握能力,感受中华文化、东西方文化的魅力。
        第二,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很关键,这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学习方式,在阅读中不仅要高效参与,而且能够从大量、广泛的阅读中获得视野的拓展与提升,这是拓展小学知识视野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和书本进行了多样化的阅读与对话之后,孩子们还可以感受到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以此丰富学生对不同创作题材的感知。在经过长时间积累之后,必然会内化为自身的写作功力,实现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和书写能力的提高。
        第三,广泛的阅读能够拓展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少对丰富生活经历的体验与感悟,加之他们看问题过于形象化与感性化,这决定了他们对外在事物都没有很好的理解力与感悟水平。但经过有效的阅读引导之后,小学生们能够从阅读中找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类型、不同事件中所包含的不同情感,进而获得多样化的心理感受。在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情感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出思考与感悟,进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善策略
        (一)创建阅读情境
        在新课改进程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结合小学生成长特点与学习喜好等特点的,要设计符合学生的阅读情境,在尊重小学生学习主体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进而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与积极性,以便于小学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时,为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描述的具体内容,老师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树叶翻动的声音,小雨滴在树叶、屋顶、窗户等上面的滴答声、咚咚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还有虫子唧唧哩哩鸣叫声等。

如果时间充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展与教学目标前提下,可以带领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去室外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中奇妙的声音。可见,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文本内容,这样有利于孩子们理解文本内涵与情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强化诵读训练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的诵读能力训练,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诵读练习,引导学生正确、有效,有情感、有节奏地去阅读文本,能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感与故事内涵,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如课文《少年中国说》中,这是清末大文豪梁启超的散文,他在文中给中国少年提出了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从“少年中国”中找到自信与勇气,能够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文章的具体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由诵读与跟读,在诵读中倾听与距离的节奏与韵律,在跟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感。此外,还可以是老师带领孩子们朗读,目的就是读通、读懂全文,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与模仿中,进行有情感的朗读,感受文本中的磅礴气势,感受浓郁的爱国情感,进而激发小学生们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学习、积极奋斗的精神。
        (三)指导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要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而不是传统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传授,在创新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极自由的开展阅读,并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自己阅读中的问题,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还可以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如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全神贯注,能够专注于书本知识,进而提升阅读效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边读书,边对生字生词做出标记与解释,并将自己阅读中的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落进行摘抄。在以后阅读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经常翻读自己的笔记,不断地将这些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以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此外,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实现阅读问题的解答,让学生获得阅读思维与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拓展阅读活动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想知道孩子们真正的阅读效果,就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和设计相关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活动检查阅读教学成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获得阅读思维提高的同时,感受阅读的魅力。如在每年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21天阅读习惯养成计划。就是说,以21天为一个周期,引导学生们每天阅读半小时,阅读的题材和内容可以多样化,同时要求家长及时做好监督,并将阅读照片发送到群里,以便班级养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在21天结束时,评选出阅读小明星,并颁发奖品,鼓励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实践证明,此类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小学生的阅读途径,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教学效果,老师们就要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在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让小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真正实现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持续的阅读思考中能够提升阅读能力,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陆晓霞.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刘桂蕴.现代农村科技.2021(02)
【3】注重细节,提高阅读实效——小学语文阅读“细节教学法”探讨[J].田彩萍.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