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探索探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刘放 高超轮
[导读] 针对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减少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使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得到可靠的保障[1]。

        刘放 高超轮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近几年高层、超高层及地下建设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工程结构和施工工艺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今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价工作的力度,针对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减少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使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得到可靠的保障[1]。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工程成本
        引言
        建筑工程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更加重视。因此,在建筑产业发展中,需要提高对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安全有保障。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效益,帮助建筑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完善的当下,建筑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严峻,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具备更高的水平,打造优质品牌形象,这些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实现。
        1 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形成的具有科学性的管理模式,这也是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管理,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管理,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强调将产品、价格、渠道以及销售等各关键因素结合在一起,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员、材料以及制度的有效结合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2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合同管理方面的问题
        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工作任务,其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结束整个建设期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合同框架和指导下开展,但是部分企业对合同管理没有完整的制度建设,只限于投标、中标、签合同流程;合同只限于管理人员清楚具体的条款和内容,项目管理人员大多对不清楚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存在主体不适应,条款不合理和不对等情况,更有甚者存在歧义和文字表述错误;缺乏合同管理流程和有效地管控,在履行合同过程缺乏对合同基本的履约精神。
        2.2 现场人员管理问题
        施工中造成的多数工程问题主要原因都是人为主观因素,做好工程现场的人员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管理的控制效果。近几年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也随之提升。在需求量旺盛的情况下,工程管理者降低了工程人员的准入门槛,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严重缺乏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增加了技术人员培养的难度。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工程施工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提升,不利于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
        2.3 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保障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并不健全,施工项目管理主要依靠“人治”。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工程项目中,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现场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这种管理模式目前依然是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方式,制度建设并没有有效开展。

这就造成了一些经验匮乏的年轻管理人员难以有效开展工作,造成施工现场管理失控的局面。而且通过经验进行现场的管理工作,一旦管理人员疏忽大意,就会造成管理不善,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3 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3.1 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需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将其落实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其次是确保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将精细化管理意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科学规划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工程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精细化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意识;其次,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实施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最后,普及精细化管理知识,提升施工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认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
        3.2 做好合同交底工作
        公司合同管理人员向项目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交底合同背景、合同范围、合同重要条款及特殊情况处理。项目负责人应向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分包单位进行合同交底,形成书面记录。相关负责人向其所属人员进行合同交底,交底合同基本情况、合同责任及执行要点、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等,并解答所属人员提出的问题。最后将交底情况反馈给项目部合同管理人员,形成合同管理文件下发各执行人员指导项目管理工作。
        3.3 完善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措施
        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工程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不断提升,短期内作业人员的暴增,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难度。目前建筑工程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不足,欠缺工程实际经验的问题,这也是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项目管理者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熟练掌握复杂工艺技术的施工要点,满足建筑项目的施工需求。项目管理者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按规范要求安全作业。对项目实施管理时,管理者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员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3.4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当前安全管理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为此,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强化全过程管理,即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均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整体安全意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为保证工程安全,还需做好相关指导工作。施工单位对于人员招聘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控制,在作业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促进其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施工方需在一些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并重视关卡设置,以充分保障整个施工区域的安全,非项目工作人员严禁进入作业现场,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用到电梯、塔吊、起重机等大型设备,使用以后必须进行必要的断电处理,避免过度用电。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应用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越来越多,为强化管理,整个施工过程就需要积极地应用互联网,进而动态化管理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应对措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会对建筑企业的效益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优化项目工程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2]。
        参考文献:
        [1]胡品文.对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创新[J].四川建材,2017(1).
        [2]陈琪.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J].河南建材,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