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忠
浙江源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东阳322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特别是建筑规模和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其自身特性的特殊性,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做好桩基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要点,选择合适的沉桩方法,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的相关内容
1.1 桩基础的基本概念
桩基础由桩和承台组成。有两种类型的桩帽,一种是高桩帽,另一种是低桩帽。高桩承台是指承台高出地面的位置,一般用于水中。低桩承台位于地下,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低(高)承台桩基称为低(高)承台桩基础。桩基础一般设置在岩石或硬土层以上的软土层上,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部分。由于桩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桩基技术已成为土木工程研究的热点。
1.2桩基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桩基础的设置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当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物时,可以通过桩基础将整个建筑物的重量传递给硬岩层或硬土层,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而桩基础的运用也能解决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提高地基的强度。此外,桩基础可以帮助建筑物更好地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抗风性。即使在洪水灾害的情况下,桩基础也可以起到增强建筑物抗浮的作用。
1.3桩基础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及特点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桩基础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或重物的建筑物中。另外,在一些地质条件不太好的建筑环境中也会广泛使用桩基,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强度的使用。这些地质主要包括软土层、地震区或洪水易发区。利用桩基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强度,提高其抗震和防洪性能,但桩基的使用也不是没有缺点,桩基础的使用会增加建筑物的造价,而且设计和施工的难度也比较大,需要具体分析,在设计和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桩基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拟建鹏鼎控股总部大楼位于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南临海秀路,东临兴业路。用地面积约9 307m2,其中,塔楼2栋,整体设置4层地下室。项目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基坑占地面积约9 190m2,支护周长约390m。桩基础采用旋挖灌注桩,桩径为1.2m、1.5m、2.2m、2.4m,共145根,持力层为中风化持力层,桩身混凝土等级为C45。旋挖机拟采用1台360R、1台520R,支护桩施工完毕后根据现场场地及进度情况增加1台360R型号以上旋挖机。
2.1轴线、桩位测量复核
钻孔施工前,要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桩位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全站仪用于确定桩位。木桩或钢筋桩打入桩位,埋深300mm。在桩上确定桩位中心,采用“十字锚桩法”进行标记,同时加强保护。会同有关人员对桩位、轴线进行测量复核,做好复核记录,确保轴线复核准确后埋设钢护筒。
2.2 护筒埋设
旋挖桩机钻孔1~2m后,使用旋挖桩机将钢护筒打入桩孔内,护筒长度为1.5m,采用厚4~6mm钢板制作,护筒外径以大于桩径200mm为宜,护筒上端应高出施工地面0.3cm[1]。为了避免地表水沿着筒壁从外侧渗入,护筒外部和原土之间需要采用黏土进行分层填筑并夯实,在夯实中需要避免护筒出现偏斜。
2.3钻孔施工
钻机就位、泥浆配制合格后进行钻井施工。
在钻进过程中,每次进尺深度需控制在60cm左右,钻机应保持轻压慢转,吊桶应放平放慢,特别是当开挖至地下5-8m时,用控制面板连续控制钻孔垂直度,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另外,要保证钻斗中心与桩位重合,避免孔斜和桩位偏移。
钻进前要检查钻头直径和磨损情况,钻头磨损过大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钻孔过程中,根据试桩的施工参数进行施工,并设专职记录人员记录钻孔中的相关参数,如钻孔深度、地质特征、机械设备损坏、障碍物等。
2.4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吊装采用抱杆吊装法。吊点应设在钢筋笼上部钢筋与主筋连接处,并保证吊点对称。吊至孔口时,采用套管机连接。下放钢筋笼时,应将钢筋笼与孔位对准,保证钢筋笼垂直缓慢进入孔内。钢筋笼入孔后,应缓慢下放,不得随意转动。如果遇到障碍物,应停止下降,找出原因并处理后再继续下降。严禁高空升降和强行下降。
钢筋笼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技术人员现场监督,用挂筋控制桩顶标高和钢筋笼的上浮。钢筋笼安装到设计位置后,经检验合格后,用支撑架将钢筋笼固定在孔口位置。
2.5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应从漏斗口一侧将混凝土灌入导管内,不得一次灌满。拔管时,在拔管前必须准确地测量和计算管道的埋深。导管埋深不大于6m,不小于2m。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表面接近并首次进入钢筋笼时,应保持较大的导管埋深,放慢浇筑速度。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时,应适当吊起导管,减少埋深(不小于2.0m),以增加导管底口下钢筋笼的埋深。
当混凝土浇筑至桩顶及距桩顶5m处时,导管不能再吊起,待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可一次拔出。混凝土灌注至桩顶时,灌注桩顶表面高度应高出设计标高0.8m,以保证桩顶灌浆解除后混凝土桩身的设计强度满足要求。最后一次拔管时,要保证缓慢拔管,防止孔上部泥浆压入桩内。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中,必须完善技术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机制建设的前提,使施工技术管理有章可循,是有效施工的保证,使职工各司其职。有了健全的技术管理机制,就要实行技术管理。施工的每一阶段都应按照有关合同的规定和有关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从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图纸设计、合同管理、材料选用等)、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现场监理、材料检验、专业技术操作、设备使用等),开展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竣工验收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章制度进行,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对不合格部位及时指出并解决,全面落实管理工作。
从建筑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要想长期稳定发展,企业都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和接受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工程监理是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监督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控制。现阶段,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建筑技术相对落后,创新优化效果不显著。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通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全面推进施工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具体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由于桩基需要承受来自地下的各种荷载,而且承受地面以上建筑物的荷载,这也对桩基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计划,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化,掌握具体施工要点,从而全面提高桩基施工质量,为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帅.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21) .
[2]袁野.桩基础施工的特点和应用[J].黑龙江科学, 2013 (12) .
[3]李雅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6 (26) .
[4]孙贵宝.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12)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