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扎赉特旗华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兴安盟 137600
摘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中最直接的组成部分,在工程实施前对其进行检测和实验,能够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整竣工奠定基础。文章将重点分析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中的关键环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项环节的优化措施,为今后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关键词:工程材料 试验检测
引言
对于整体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能否高效地选择最为契合的建筑材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建筑材料的质量将会对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为此,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科学的检测,以充分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1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简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材料的种类十分丰富。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材料是重要的前提,为此,要求积极开展针对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由于受到材料数量和种类的影响,为相关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十分繁重的工作量,相应的施工成本较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新型材料的可能性相对较大,针对此类材料予以检测,需要不断展开对于检测方法的优化调整。一旦持续沿用传统的检测技术,则可能会面临材料不适用的风险。由于检测方法落实不到位,对工程的进度造成严重限制。基于此,要求相关试验检测企业积极建立对于自身职责的充分认知,引进较为合理的试验检测手段,为工程建设工程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结束试验检测工作后,要求相关人员建立对于材料质量问题的深刻了解,以充分筛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深入挖掘价格和质量具有优势的材料,以挑选出最契合技术规范的施工材料。在结束试验检测工作后,可以打造一个规模化的数据资源系统,让相关使用人员可以建立对于施工材料的深刻认知,以实现对于材料耐久性、强度等多项指标的精准化检测。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要求针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展开细致调节,以充分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试验检测工作的可行性[1]。
2材料强度检测技术的类型
2.1回弹检测技术
回弹检测技术是一种采用回弹仪对混凝土材料强度进行检测的技术,依靠回弹仪操作人员可以测出混凝土材料的回弹值、碳化值,在混凝土材料中,回弹值和碳化值分别代表材料的载荷能力与极限载荷,因此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回弹值和碳化值判断混凝土当前强度。在基本原理上,回弹检测技术通过回弹仪首先可得混凝土材料的表面硬度,也就是回弹值,材料的回弹值越大则表面硬度越大,然后再根据碳化值建立测强曲线,依照曲线变化便可进行强度判断。例如检测人员需要了解某个施工项目的铝膜板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因此选择用回弹检测技术作为检测手段,在检测时,检测人员首先要在混凝土结构上布置测点,每个测区测点要在10个以上。用回弹仪测量材料强度时,相邻测区的间距要控制在2m以下,而相邻测点间距要控制在20mm以下,检测人员需将回弹仪对准各测点进行回弹值、碳化深度值检测,检测完成后即可得到回弹值,根据结果得到混凝土表面硬度,然后再结合碳化值做出变化曲线,根据曲线就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最终强度。
2.2钻芯技术
钻芯技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混凝土材料硬度检测方法,和回弹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与回弹-超声波检测技术有非常大的区别,这种检测方法并不是依靠对材料数值的获得与计算来测出材料强度,而是直接从检测目标上取下一部分作为样品实施检测,从而得到检测结果。即应用钻芯技术检测混凝土材料强度时,检测人员需要使用钻头来得到检测用的样品,然后将该样品送入试验室进行强度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直接得到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更加直观、可靠、准确,在操作上更加简便、快捷,但需要强大的技术力作为支持,检测门槛远远高于常规检测技术,因此在现代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并不常见[2]。
3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质量提升措施
3.1规范检测程序
规范检测程序能够保证最终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针对特殊情况还需要采取强制性的检测程序。这也对检测部门提出了相对应的要求,相关部门要根据 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细致的材料检测标准,认识到规范材料检测程序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针对不同建筑施工类型,需要确定不同的材料检测方案,大致包含以下内容,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方法、步骤、手段、材料以及质量标准等。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工作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源上提高建筑工程水平[3]。
3.2检测进场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在材料进人到施工现场之前,确保建筑材料都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而建筑单位针对检测内容,需要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明确规定,确定材料送检的各项细节。在对于没有经过检测或者是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材料,则禁止使用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在正式进人到施工场地之前,第一,要保证建筑材料检测文件的真实性,避免出现伪造建材文件的现象。第二,明确材料的外观、性栗以及数量等参数数据,实际材料检测方式需要根据材料以及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出现检测材料不符合标准的情况,禁止该建筑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并且相关单位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针对第一次检测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复检,如果第二次检测依旧为不合格,则要禁止使用。
3.3建立健全试验检测质量评价机制
要求相关建筑材料检测单位积极构建系统化的检测质量评价机制,让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借助检测评价机制的形式,及时发现检测流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实现对于工作流程和操作的合理化调整,以促进相关人员责任意识提升,让建筑材料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切实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此外,为更好应对现阶段建筑试验检测过程中的各项环境问题,要求积极提升对于相应检测仪器的维护力度,针对检测环境予以优化调整。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化的维护测试,要求以设备养护和使用管理制度构建为前提,不断提升设备使用流程中的规范性,借助设备校验、养护等多种手段,让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障,以促进建筑工程检测质量提升[4]。
3.4针对检测误差进行有效控制
由于检验误差的存在,可能对建材的检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此,要求针对可能导致检验误差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检验措施,以促进检验精确度提升。人为因素、样品因素和仪器因素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建材检验误差,其中尤以人为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基于此,要求针对检测人员予以积极培训,以充分提升检验人员对于操作检验流程的熟练度,减少因人为因素所带来的检测误差。同时,为了有效降低仪器误差,需要在正式检验前针对仪器进行细致校验,做好仪器更新工作。
结束语
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展开深人研究,确定了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工作开展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工作的高效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建筑质量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王涛.工程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技术和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1-2.
[2]薛贵喜.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居舍,2021(12):168-169+171.
[3]胡国光.建筑工程中非金属材料水泥与混凝土的检测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8):153-155.
[4]徐炀.试析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的关键环节研究[J].冶金与材料,2021,41(02):73-74.
[5]徐晶.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J].质量与市场,2021(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