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龙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总承包管理模式,该种管理模式一经出现就博得了诸多工程管理人员的关注与青睐。由于该种管理模式中成本管理模块的顺利实施,对于工程成本管控以及合同利润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成本管理的分析研究,对于企业以及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长远发展而言都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首先对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成本管理的意义和基础概念进行了简单陈述,并在上述基础上就成本管控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
关键词:EPC;成本管理;总承包;管理模式
一、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公司向承包商委托后,承包商根据合同要求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或者就某一阶段进行承包。承包商在进行承包时,要对所承包的工程的质量、数量、进度等负责。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承包商不仅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具体设计,同时也要负责所承包阶段的具体施工工作。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特征:(1)项目整体效率高。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因其涉及的内容丰富,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对管理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的有效结合,突显设计-施工、设计-采购优势,对过程中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方面的相互衔接,让整个项目的资源重新整合,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增加了项目的效益;(2)总承包人是EPC项目管理的总负责人。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中,总承包人是整个管理中总负责人也是对发包方负总责的人,负责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直至试运行准备工作等。同时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与风险进行承担,是整个项目的直接管理者。
二、EPC总承包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2.1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企业的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在行业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或控制成本,就能够增加或保持预算利润。
2.2成本控制是企业抵抗重大压力的有效方法。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如设备材料上涨、人工费、租赁费用上涨或下跌。降低成本能够降低企业保本点,提高毛利率。只有降低成本,企业才能够在诸多压力下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3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不同,工程企业的可变性强,容易受到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当地税收政策、外币货币政策变化,与当地经济发展关联性改变,征地拆迁中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情况,设计变更等都会导致项目成本脱离计划或预算。这就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时关注外界情况的变化对成本的动态影响。工程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增加了其成本控制的不确定性,因此工程企业成本控制尤为重要。
三、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成本控制要点
3.1设计成本管理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是一个以设计为主导的系统工程,设计工作尤为重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可以从传统的“三控”即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3个方面进行。
(1)设计的进度控制
设计是项目开始的必要条件,设计工作未完成,采购和施工工作就不能进行,这必定造成项目工期的延误,所以设计部门需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提前编制出图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协调、批准后执行。设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出图计划,按时提交进度报告,遇到问题及时提出,以便项目经理能及时进行协调。
(2)设计的质量控制
设计是项目实施的关键,施工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同时设计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项目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
1)EPC承包商应编制设计质量保证文件,并提交业主确认,以此作为设计依据之一;2)EPC承包商应根据原基础设计的要求对设计文件做各专业统一规定,要求设计人员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编制设计文件;3)EPC承包商需对设计文件层层把关,严格校审;4)EPC承包商对设计变更要及时书面备案,并及时通告相关专业,以便相关专业修改设计。
(3)设计的成本控制
据权威资料统计分析,在方案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35%,因此设计质量的好坏、设计是否优化对工程造价将产生直接影响。EPC总承包项目一般方案已经确定,属于初步设计阶段,总承包单位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个影响工程造价可能性为5%~35%的阶段,将项目的理论成本降到最低。在深化设计阶段,通常可从以下几点进行:1)在投标前,仔细审查招标文件,确认相关设计标准,以免在后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2)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措施并对分包设计采取限额设计;3)设计过程中业主要求变更或修改原始设计,应及时办理相应变更及索赔手续。
3.2合同夺包阶段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建设方需要明确掌握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具体应用方式,然后加强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分包对于EPC工程合同的经济性能够直接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因此,首先需要做好总承包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然后结合合同费控部门中的规范进行合同分包管理。管理人员首先需要结合标段,做好工程分包工作,确保合同的合理性,具体主要包括施工分包招标、分包费用目标、标底预估以及标底预估等等。在采购分包招标中,需要明确以下两点:加强采购费用控制。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在对采购费用进行分解时,首先需要确定单台设备的费用,从细微处加强控制,根据总承包工程所在的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尽量减少误差;签订采购合同。
3.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加强招投标环节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周投标环节成本控制的目标是确定施工分包单位,合理选择施工单位,对于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PC总承包方在对施工单位进行选择适,必须确保符合规范和标准,在符合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对各个施工单位的实际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尽量选择报价低、施工水平较高的施工单位;加强合同管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还需要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合同文件中的很多规定都与经济因素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必须加强项目合同规范化管理,保障成本控制的高效性,确保双方对于合同的履行效果;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变更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施工变更问题,对此,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还应该加强施工变更管理。有些施工变更需要消耗大量施工材料,而这就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对此,需要加强管理。对于施工变更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操作环节,需要结合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并规范合同双方责任,尽量降低施工变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EPC工程总承包对象以及市场的急剧变化,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得以保存和发展,也为了合理的优化工程施工成本,那么就必须要借助于各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对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成本管理进行优化改革。本文通过对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不同阶段的管理特点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管理优化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本文对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宁宁,李学锋,杨志敏.基于BIM的EPC总承包模式成本管理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9(05):5-7.
[2]尹大远.试析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