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尹朋
[导读] 在建筑过程中具备明显优势,在实践中也有着良好的运用,这类技术适应性强、承载力好,以自身优势在众多模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1]。

        尹朋
        山东田兴建工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6300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新型建筑越来越高,建设这些工程,需要各类不同的技术配合才能完成,高支撑模板技术已经形成自身的体系,在建筑过程中具备明显优势,在实践中也有着良好的运用,这类技术适应性强、承载力好,以自身优势在众多模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1]。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
        引言
        高支模技术属于一种重要的施工支护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中,利用该项技术,对于一些位于高层的构件进行建设和拆除工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建筑施工的稳定性,让其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现阶段,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不断朝高大、广阔的空间方向发展,因此,高支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
        1 高支模施工概述
        所谓高支模,就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一些框架结构较大的建筑,对于高度大于5m的钢管架设以及模板施工的总称。在高支模系统中,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为模板系统以及支架系统。通过模板能够让混凝土成型,让其通过硬化的过程,从而实现设计中的形状以及大小。而支撑系统则能够确保模板位置以及形状上的固定,同时还能够有效承载模板以及混凝土的重量。由于开展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所以高支模施工已经被归类为具有较大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以下情况:第一,对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构件模板,在支撑结构上所需要进行大于8m的搭建;第二,支撑结构在搭建时跨度大于18m;第三施工的总荷载大于等于15kN/m2及以上;第四,集中线荷载大于等于20kN/m,就会将高支模施工归类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项方案的确定。
        2 应用意义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由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高层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解决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增加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效益,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
        3.1 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者在进行高支模设计之前,必须根据施工情况科学地完成高支模施工方案,以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在设计建筑平面图时,要设计建筑结构材料的规格和性能,以及具有高模具的各种结构的设计标准,以确保建筑的标准化和合理性。此外,还要根据相关的数学模型准确计算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和数据,以及模板预算的承载能力,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2 高支模施工材料选择
        一般情况下,建筑中对高支模建筑材料的选择包括木材、混凝土和钢筋,但是各种建筑项目所需的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情况选择高支模建筑材料。且必须以节约建设成本为基础,确保建设质量,还必须确保高支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建筑材料根据相关标准来选定,通过合理测试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可以避免生锈的棒钢、有裂痕的混凝土及异形型材的变形等问题材料的出现,以确保高支模结构的承载能力。


        3.3 高支模施工
        首先,要对架体搭设的位置进行定位,根据现场放样的线来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架体的基础而言,要能够坚定结实,同时表面平整,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在进行现浇结构上层模板以及支架的安装时,要保证下层楼板能够对于上层的荷载,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者也可以进行支架的架设。另外,要保证上下层的支架立柱能够对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荷载力的传递。同时,要将木垫板放置在立柱的下面,而不能使用脆性材料作为垫材。在进行纵横扫地杆的设置时,要降低放置在距离地面20cm的位置,要想实现对于结构梁底以及模板标高的调节,可以在立杆的顶端进行可调顶托的设置,而且对于钢管与可调托座的交接部位,要进行横向水平杆的设置。在进行立杆之间的距离、水平杆数量、剪刀撑设置的时候,都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安排。在进行模板的施工工作时,如果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梁板,其跨度大于等于4m,那么就要进行模板的起拱工作,充分根据设计要求来进行,如果没有明确的设计要求,则要将起拱高度设置为1/1000-3/1000的跨度,并且在起拱以后,也不能让构件的截面高度受到影响。在落实好架体的搭设以及模板安装工作以后,要对于各个部件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如果在进行检查时,发现部件出现松动、变形等不良现象,那么就要及时安排修补工作,对其进行再次固定。
        3.4 检查高支模
        高支模安装人员在安装支架时,为了确保其整体结构的稳定型,需要同时执行安装命令,根据施工环境以及工作规范进行安装作业。此做法会减少高支模在水平方向的误差,提高高支模搭建的稳定性。高支模施工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严格考察,对现场高支模搭建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对于有关节点图进行现场讲解。如果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记录,并针对现场状况采取措施,监督现场施工人员工作状况,严格把控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高支模安装状况,如果存在误差较大的状况,需要及时安排人手进行改正,保证高支模施工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土建工程顺利进行。
        3.5 高支模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高支模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关系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是说高支模施工质量会直接对建筑的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特别重视这一点,严格把控高支模施工的每个环节;从模架选型,材料规格参数、力学性能,主次龙骨、对拉螺栓间距,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加强型剪刀撑,楼层水平接网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验收,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的做出处理,以此保证高支模的最终质量。
        3.6 支架拆除
        在进行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先对班组进行安全交底,分派专人统一指挥,在脚手架拆除前,需要认真环顾四周,查看拆除脚手架是否会导致构筑物发生破坏。在架体拆除过程中,对于能够提前拆除的架体需要提前拆除,在架体拆除过程中不能更换工作人员,拆除作业不能分2次完成。如果遇到了特殊情况必须中断拆除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提前拆除多余构件,确保剩余的架体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体系,降低倒塌事故风险。对于拆除过程中已经松开连接的杆、配件,需要对其集中性放置并运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相对较快,许多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建筑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有效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对提高建筑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该技术可以提高项目的总体水平,但是它相对复杂,因此需要积极实施各种施工技术和标准,以加强对每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3]。
        参考文献:
        [1]蔡国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2).
        [2]黄鹏,刘俊,仲启涛.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20(3).
        [3]叶娟娟.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