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时孝友
[导读] 不断发展完善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时孝友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土建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土地资源有限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人们对不同用途的建筑需求却依旧未曾停止,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导致地下结构也越来越深,因此,对于对工程建筑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不断发展完善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逐渐走上正轨,直接导致城市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都逐渐增大,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也愈发多样化,特别是建筑结构的主体功能更是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将打造功能齐全的建筑群落作为整体的施工目标,但在这一目标实现过程中,往往需要充分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这是建筑项目能够高质量完成的基本条件。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应用得较为普遍、效能较佳的施工技术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稳定的建筑地基施工,从而使地基对建筑起到更好的支撑与阻挡作用,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介绍
        深基坑支护是指基坑四周设置垂直的挡土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一般是在拟建建筑物四周,开挖面以下有一定插入深度的桩、墙形成的结构。桩、墙有悬臂式、单撑式、多撑式。支撑结构可以减小、控制基坑外土体挤压围护结构产生的变形。围护结构主要由围护桩或墙、支撑两部分组成。支撑分为内支撑和外锚两种。内支撑一般有钢筋混凝土梁或板或钢结构(型钢或钢管)。外锚就是锚杆,一般采用预应力锚杆施工。深基坑围护结构中,支撑、围护桩或墙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是不断变化的。从支撑、围护桩或墙受力结果来说,主要是围护桩或墙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地基土体的隆起变形和围护结构外的土体沉降变形。当前,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用地供应不足,相对紧张。为了节省建筑用地,大多使用高层建筑,这增加了对高层基础施工的施工压力与技术质量要求。为了满足需求,需要大力发展施工技术,在建筑技术中使用深基坑。配套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技术基础稳定和提高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另外,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在不同情况下,根据地形、地势和经济条件的要求与限制,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在建造深基坑的过程中,必须仔细进行施工的前期设计、现场的检查等。这不仅保证了深基坑的安全施工,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对环境和建筑物的不利影响,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倒塌、土体崩塌等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使我国建筑业迈向新的发展征程。
        2深基坑支护技术特点
        2.1地质地形环境复杂
        施工期间需要针对地上的建筑结构和地下的建筑结构做好科学设计,特别是在城区的建筑建设过程中,其地形环境较为复杂,地下存在众多的管线,对于基坑开挖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面对不同的地质,若建筑单位缺乏全面的了解与合理的规划,将很难保障地基的稳固性,支护效果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地质地形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2.2测量技术数据复杂
        在进行建筑施工前,建筑单位必然会全面地进行地质勘探,从而更好地掌握当地的地质形态与基坑岩层,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为施工设计提供参考。但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深度较深,相关的测量工作会面临较高的难度,为了提高深基坑数据的准确性,应该进行详细的分部测量。


        2.3易诱发安全事故
        深基坑施工危险系数较高,容易受自然、环境、地质等因素的影响,且此类因素多为不可抗因素,因此其施工风险较大。同时,基坑施工的内容较为复杂,任何一个细节都容易对其安全性造成影响,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明确了解各施工流程,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容易对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负面影响,预留安全隐患,但基坑施工的质量必须得到保障。为了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技术人员必须做好现场勘探工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制订完善的防护方案。
        3优化措施分析
        3.1基坑内支撑梁拆除技术要点
        支撑拆除作业必须坚持先换撑后拆撑,以及支撑系统永久闭合的原则。支撑拆除应逐根对称进行;先拆连系梁,再拆主撑;主撑先拆角支撑,再拆对撑;角撑先拆短角支撑,再拆长角撑。施工单位应根据切割分块图,分段切割拆除内支撑梁。支撑梁切割前应正确放样,使切割后的重量尽量接近理论计算值。切割后的钢筋混凝土块应小于吊装机械的最大承载力,以确保混凝土石块吊离的安全性。拆撑过程中,应加强基坑位移监测,如果监测数值超出警报值,支护结构变形较大,应立即停止拆撑,并分析原因,采取应急施工方案,确保基坑安全和拆撑工作的顺利完成。
        3.2钢筋笼安装技术要点
        钢筋笼安装时,钢筋笼上设置垫块保护措施,入孔时应徐徐下放,防止高起猛落强行下放和左右旋转。上下节钢筋笼连接应保证主筋对正、钢筋笼垂直,焊接应对称进行。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应根据设计要求认真检查安装稳定性,避免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笼因为不稳定造成错位。根据项目实际标高确定吊筋长度,吊筋点焊在机台上面。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毕,混凝土初凝后再解除钢筋笼的固定措施。
        3.3根据不同施工环境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方案种类多种多样,但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中,要选择最为合理的、科学的支护方案。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不同方案类型不能随便运用,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就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支护类型选择,根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定论,并且需要制定最有效的支护方案,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严谨,注重细节,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根据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改进。国家对建筑施工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施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发生率,并且在选择合理支护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保证在建筑中的支护作用,提高其技术中的阻挡泥土和水流的能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进行技术人员选择,最大限度上保证这项技术的完整实施。
        结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使我国城市建筑建设更加牢固,并且使城市建筑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上提升了我国整体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但这项技术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要正确、科学地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本身的质量,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合理有效地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我国整体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云飞,陈长青.关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应用的探究[J].四川水泥,2020(10):200-201.
        [2]朱生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46-47.
        [3]童小娣.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0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