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岩土勘察探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   李瑞
[导读] 深基坑建设需要将严密的信息作为基础,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勘察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为后期的工程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李瑞
        宜昌市磐石注册岩土工程师事务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领域,深基坑建设逐渐受到了重视,建设深基坑的过程中,在初始阶段需要考察土质情况,由于不同的环境中,土质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开挖方案。在建设深基坑的初始阶段,需要考察附近环境和水文地质情况,在得到准确环境数据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深基坑施工的稳定性。深基坑建设需要将严密的信息作为基础,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勘察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为后期的工程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深基坑;岩土勘察;基坑勘察
        前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建设过程中有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这在改善了施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木工程勘察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基坑工程是土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地域和环境日趋复杂,深基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深基坑工程建设质量。
        1深基坑项目岩土勘察的基本要求
        1.1安全性需求
        土质深基坑施工中,支护性能与施工深度直接相关,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土地资源,以减少土质深基坑施工的安全风险,根据经验分析土质深基坑施工的力学参数,选择稳定且成熟的设计方案,以保证支护框架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同时在变形量和稳定性方面也要满足实际需要,从而逐步提高基坑施工的稳定性。
        1.2环保需求
        一般而言,深基坑工程基本上是在城市密集区或沿海地区,在施工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地下管线和市政道路设施,从土层方面看,主要包括砂层和软土,因此,在开挖初期,需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从实际施工的角度来看,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或地理结构产生影响,影响到地下管线设备和道路交通设施的日常运行,通过科学的方法排水,防止受地下水升降等影响。
        1.3技术经济性分析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具有较多的类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临时工程,如复合土钉墙支护、锚杆支护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综合实际施工情况和周边环境因素,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最好的施工效果。从实际施工的角度来看,岩土勘察属于基础施工,整个过程需要重视准确性和安全性,科学投资和工期的确定对总体进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岩土项目勘察过程深基坑支护方法介绍
        2.1较为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框架介绍
        工字钢结构框架是深基坑支护框架中常用的框架形式之一,施工时要选择好的打桩设备,在深基坑设计时要把钢打入地下,桩距要保持在1米至1.2米之间,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升级坑。从深基坑挖掘的角度来说,需要在适当的位置插入5cm厚的板材,基坑达到理想的深度后再进行安装工作。假如施工中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工人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钢桩支撑框架,但在架设时会产生大量噪音,因此需要远离居民区,防止对附近居民造成直接影响。
        2.2搅拌桩支护形式
        搅拌桩支护形式需要将地基的石灰、水泥等材料,通过搅拌来构造良好的支护方式,这样既能起到直吹的良好效果,又能起到挡土墙的全部作用。通常情况下,支撑架和深层搅拌可分布于施工的隔扇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采用连续搭接才能使结构起到止水作用。


        3深基坑项目岩土勘察的要点
        3.1岩土勘察的具体要求
        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在前期确定勘察深度和范围,把现场施工结构作为基础部分,在前期确定合理的勘察地点,确保勘察效果在理想范围内。对复杂地带的测量点测量时,测量点间距必须控制在10至15米之间,而对中等区域的测量点间距必须控制在15至30米之间。勘探工作进行时,勘探深度需大于施工深度两倍以上,若在勘探过程中遇到含水层或弱土层,由于不同环境下土质差异较大,勘探设备需直接穿越这类土层,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开挖方案。地质勘探工作的重点是研究周边环境的物理性质,做好基坑支护规划,为工程建设提供稳定的信息资料。为确保资料采集和勘探工作的准确性,需要对施工环境地下水位类型及储藏条件进行分析,改变地下水文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同时还要检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层的渗透系数,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掌握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确定勘察工作目的
        若要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相关人员需要合理运用建筑物结构的特性,在确定建筑物的参数和特征时,要全面调查桩基参数,要逐步提高桩基结构的整体性能,还要针对承载能力进行计算,防止出现桩基变形现象,因此在进行承载力参数计算时,要采用复合计算模式,以有限元计算为基础,采用连续计算的方法,逐步提高最终计算的精确度。从参数计算的角度来说,还需要注意不能离散单元跨度问题,保证计算效果,逐步提高。若出现沉降效果与荷载要求不一致的现象,就需要合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好地控制沉降量,确保材料参数的合理性和完备性。
        3.3岩土资料收集和处理
        岩土资料的收集与处理是地质勘察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收集地质资料时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调查员应结合调查重点,全面收集并深入分析各种重要资料,全面展开调查。分析资料资料时,要保证资料的价值能得到充分发挥,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要求,对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作出最客观、最全面的评价,提高施工方案设计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4施工组织与安全监督管理
        施工组织和安全监督管理是深基坑土工勘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勘察技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再次,加强合同管理,了解相关法规的要求,确保合同内容切实有效地履行;最后,落实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定期组织培训,对勘察作业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等。
        3.5做好桩基础结构优化设计
        安装基础优化设计中,不同的建筑工程对桩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施工要求进行勘察设计。桩与筏基础在桩身沉降及承载力设计时,若要合理运用桩与筏基础,若基坑深度较大,则需分析桩与筏之间的间距,及时确定内部配筋量,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工程效益。设计者要考虑具体施工情况,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工程勘察,如果盲目增加滑板厚度,将直接影响到配钢设计。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建筑领域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建筑工程而言,密集度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视地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岩土勘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地下工程的深度和范围,以及地下工程施工总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深基坑支护工程大量出现。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基坑工程岩土勘察的基本要求,然后对深基坑工程岩土勘察的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1]郭丰佐.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以及岩土勘察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04:130-131.
        [2]零军平.岩土勘察技术及深基坑的支护设计[J].技术与市场,2019,2606:155-156.
        [3]樊华.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3:201-202.
        [4]罗亮昭.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勘察的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1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