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钟晓海
[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钟晓海
        海口市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06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功能逐渐拓展,这使得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作业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防雷接地作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在此作业中使用的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并探究该技术的注意事项,以期增强建筑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引言
        自然灾害一直是建筑工程非常关注的内容,因为其不可预测、突发性等特点,一旦发生会为建筑工程带来很多影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积极应用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有效预防雷电灾害对建筑的威胁,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雷电灾害作为常见灾害类型,尤其是各地区进入汛期后,雷电现象频繁出现。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安全,保障居民安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布设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进一步完善防雷接地系统,提高建筑工程防雷效果与安全性。
        1 防雷接地作业在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建筑越来越多,在雷电的气象条件下,由于建筑内部存在较多的金属部件以及设备,进而极易受到雷击,尤其是在电器安装施工作业过程中,因此,防雷接地作业十分重要。从目前现状来看,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每年都会发生雷电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并导致相关单位出现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建筑电气安装项目而言,防雷接地作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性具体在于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在建筑电气安装中开展高质量的防雷接地施工作业,能够有效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将雷电对电气安装项目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电气安装作业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展开。第二,保证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旦在建筑电气安装中发生雷电安全事故,其程度均较为严重,轻则对相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重则造成现场工作人员的伤亡。这意味着该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相关单位的经济收入,还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单位在社会中的形象,进而降低其核心竞争力。但是,通过开展规范的防雷接地作业,能够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安全展开,提高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2 分析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在建筑电气安装中的应用
        2.1 等电位连接技术要点
        防雷接地技术中,等电位连接处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为总等电位,其二为局部等电位。总等电位施工操作,以建筑工程主结构为基础,提前预留的接地施工点安装总等电位端子箱,随后连接基础接地装置。建筑楼层中强、弱电间必须结合楼层距离,与避雷带的间隔等进行设置,随后安装等电位端子板,联结接地干线,处理好与主钢筋的连接。局部等电位设计主要涉及建筑结构中的金属管道、钢筋网等,这些都是施工操作的前提,尤其是建筑结构中的地面钢筋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联通等电位联结线。如果建筑结构的墙体以混凝土为主,钢筋网同样需要联通等电位联结线。除此之外,卫生间中会应用到金属排水管或者各种金属设施等,等电位端子板与其联结期间,需要提前确定金属部件的位置,为后期检验维修等提供方便。
        2.2 引下线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作业而言,引下线施工作业和其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技术内容就是将接地装置的金属器与接闪器进行连接,虽然引下线施工技术较为简单,但要求较多,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和标准进行。具体而言,在开展实际的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需要勘察接地下线的强度以及该线的各项性能,尤其是耐腐蚀性以及强电流接受性。

不仅如此,相关人员还需要注意在对引下线数量进行把控时,应使用两根以上的引下线,并将其均匀或者对称分布在建筑周边,并合理把控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18米。同时,相关人员在柱体下设置引下线时,同样应将其距离控制在18米之间。另外,在对主筋设置引下线时,相关人员应对其进行标注,并做好焊接工作,使其形成串联关系,并将其引至顶部焊接好引下线,最后对其进行隐检施工。
        2.3 屋面防雷施工处理技术
        防雷接地施工技术中,屋面防雷施工关键点要求避雷带必须设置在女儿墙,主要材料为热镀锌圆钢,规划好避雷带连接线后,在防水层内进行辐射施工。注意辐射连接线过程中要合理规划网格面积。避雷带设置完毕,及时与建筑结构中的设备进行焊接,具体涉及卫星天线基座、金属屋面、通风管道以及各种类型金属构件。联结防雷接地技术中的引下线,安装支架中设计好间距,测量好水平位置,合理设计弯曲弧度,做好固定安装检查,以此保障垂直度与美观性。从稳定性角度出发,避雷带按规定所有支撑件承载力与拉力都必须>49N,所有焊接操作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标准进行。
        2.4 屏蔽接地
        在设计智能建筑的接地系统时,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般会考虑将电缆屏蔽层、静电屏蔽变压器、线路滤波器、屏蔽网等进行接地,这种接地设计就是屏蔽接地。设计屏蔽接地不仅能够降低不同外界电磁波对智能建筑的干扰和侵袭,同时也能够确保电气设备在日常运行中避免释放的高频能量影响电气设备的运行,保证电气设备运行中的通信质量。此外,在智能建筑中设计电磁兼容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电磁兼容系统要求电气设备与建筑内部的布线能够免于不同干扰,所以在设计该系统的过程中做好屏蔽接地工作能够有效地保护各种电气设备,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或者是降低电磁波对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的干扰。
        3 探究建筑电气安装中应用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相关人员在使用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开展实际的施工作业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基础接地网。在开展该工序时,相关施工人员应确保接地网的有效连接,强化焊接质量,并对引下线的状态进行检查,确保其全部串联在一起。其中,在开展焊接作业时,应对其进行双面焊,并对焊缝长度进行考察,确保其长度合理且焊缝饱满。第二,引下线。在使用机械方式对主筋进行连接时,相关人员应在接头处对防雷跨接线进行焊接;若是采取电渣压力进行焊接时,相关人员则可以不设跨接线。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对建筑的整体类型进行考虑,对于一到三类的建筑物,在开展引下线工作时,应确保之间的间隔符合相关标注内核要求。第三,等电位。一般情况下,等电位包括辅助等电位、总等电位以及局部等电位。在对其进行作业时,相关施工人员应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确保其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防雷接地施工技术作为保障建筑电气工程安全的重要技术,防雷接地施工处理中,所有施工关键点都必须处理得准确到位。尤其是避雷网、引下线等,结合电气工程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选择适当的防雷接地材料,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安全性。施工人员必须端正防雷接地施工意识,认识到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将雷电对建筑的威胁降到最低,为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施工处理积累更多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凤来,张利华.超高层建筑雷电防护的有关研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9(9):66-67.
        [2]付胜和,向立强.关于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9(19):154.
        [3]聂磊.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探讨[J].决策探索(中),2019(5):36-37.
        [4]孙海,邹积慧,陈明强,等.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技术方案设计探究[J].农家参谋,2019(9):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