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超 王轩 金果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现如今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越来越稳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自己居住的环境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这一方面的要求,必须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建筑施工能力,要以多样化的建筑结构来引起满足人民群众的关注需求。而装配式建筑技术作为一种结构形式,为能够很好的达到满足人们的住房满意度,但是必须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严控施工的质量,要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简析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此构建模型与传统构建模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将材料和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处理,混合,浇筑,砌筑等,以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这种施工方式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工作量较大,需要大量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会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而装配式建筑施工事先就进行了相关配件的预制,在施工中湿作业操作的数量实现了一定的降低,极大地便利了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而从具体的施工操作当中,交叉作业的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施工结果,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尤其在施工工作量上可以节约1/3左右,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这也是该种施工技术被广泛推广的重点因素。
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
2.1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整体能耗依然居高不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能源利用率并不高,节能减排尚未实现。例如在建筑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钢筋和混凝土,特别是水泥硅酸使用量非常大,这种建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中必然需要对其使用加以控制。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之下,建筑行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无疑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鉴于此,人们开始围绕装配式建筑进行研究与应用,希望以此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使传统建筑中能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工程实践中,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对预制外墙板技术加以运用,墙板使用量有所减少,并且在使用叠加阳台板的同时,木材与刚才的用量也得到控制,如此一来,整个建材消耗量下降了近40%,对于降低建筑工程成本而言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再者,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更少,不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处理过多废弃物,如此一来就可减少这方面耗费的成本,在保护了周边环境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工程成本。此外,在工程实践中,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所用构件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工程加工生产,整个生产过程环保性较强,消耗的材料与以及产生的能耗并不高,特别是不会因为产生噪音而影响建筑工程周边居民,因此这种建筑施工技术的环保性十分突出。
2.2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
传统建筑工程在最上部施工完成后,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窗洞开凿,处理框架并完成防水工程施工作业,而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则节约了这部分时间,其在门窗制造时就封闭了外部,如此一来就可以直接跳过传统建筑封顶后的相关环节。此外,在传统建筑工程装修阶段,保温处理、材料粘贴以及抗裂浆的涂抹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同步进行门窗制作与保温工作,如此一来,建筑工程有得到进一步缩减,对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而言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3有利于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对于成本控制而言有着积极作用。
究其原因,就在于装配式建筑的很多结构构件都是源自于工厂生产,并且这些工厂大多集中在一个区域,因此运输条件也比较理想,整个工程建设趋于流水式生产,这极大的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技术层面上对他们没有过高要求,很多工作只需重复操作即可完成,因此整个工程建设的生产效率得到了保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如果能够实现上述情况,节约人力资源与材料,那么产生的建筑成本自然就得到降低,进而就可以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3.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施工质量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此时,工作人员需要提升对连接件检查操作,如果构件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密,实际建筑工程抗震能力也会进一步完善,强化施工有效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螺栓连接形式,做到对预制构件的有效处理,进而将有效性和精密性特点展示出来。另外,在整个预制构件安装操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将下层楼板插入到预制板螺栓孔之中。2)提前做好水泥浆灌注操作,确保能够全部进入到螺栓孔,在强化连接效果的同时,将整体性特点展示出来。3)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剪力墙连接螺栓需要放置到结构中心处,只有这样,才能将剪力墙稳定性展示出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3.2构配件场外运输
构配件场外运输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首要工作,在构配件制作完成后,首先,应依照构件实际情况选取运输车辆,保证车辆满足构件尺寸要求与承重要求;其次,应对道路情况、周边居民影响情况选择车辆运输路线,与此同时,在运输构件时,应做好固定措施,并完成缓冲层设置工作;再次,在装卸构件时,应做到小心谨慎,避免构件有损失情况出现,同时防止因受力不均匀产生车辆倾覆现象;最后,针对特殊构件应进行特殊处理,如构件长细比较大,那么就应设置水平支架,避免运输工作中有损伤情况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构配件场外运输过程中,为提升整体智能化、先进性水平,施工单位应对大数据技术、传感器设备进行有效应用,对构件情况予以科学记录,在发现损伤现象后,可以对其进行及时修补。
3.3预制构件的连接施工技术
当前,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用于连接预制构件的方法和施工技术有很多种,但是常用的连接施工技术只有3种。第1种是机械连接施工技术。其利用简洁的机械设备通过反复套筒实现预制构件的连续性灌浆施工作业,与此同时,结合高强度的没有收缩性能的水泥,达到科学、高效连接预制构件的目的。但是应用这种连接施工技术的预制构件,其内部的加固标准和要求相对较高。第2种是现浇连接施工技术。此种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连接较小或位置较偏且必须连接的预制构件。对于混凝土浇筑模型标准和要求较高的预制构件可以应用此法。第3种是预制内剪力墙螺栓连接施工技术。其利用螺栓将各预制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且达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的施工技术。无论应用哪一种预制构件连接施工技术,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为达到预制构件的连接达到建筑工程强度标准的目的,施工班组就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质量要求和标准,科学选择预制构件的连接施工技术。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渐兴起,对于质量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是在建筑行业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安装、设计等导致的出现失误而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装配式建筑是很精美的,避免企业安装失误提高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物自身的美观效果也是很强的安全才能更有保证,这样才能够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参考文献:
[1]龙莉波,马跃强,赵波,席金虎,李卫红,何飞.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19(3):367-369.
[2]常春光,吴飞飞.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2):170-174.
[3]施嘉霖,唐婧,张凯.上海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与对策[J].住宅科技,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