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鹏 周 鸣
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100018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通过有力的地下室防水施工管理工作来提升整体建筑的防水效果与建设质量,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体验感。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地下室漏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居民经常会由于地下室渗水问题与开发商产生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地下室防水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个关键环节,决定了建筑整体水平,同时也是用户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保证,是提升建筑服务质量的必要途径。在初期设计的过程中,很多开发商都注重引进先进的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从而减少与客户之间的矛盾,推动整个房地产事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地下室渗漏的主要原因
1.1设计导致的渗漏问题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与使用效果,应不断强化工程设计工作,同时良好的设计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并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强化设计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下室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到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考察,同时对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如施工现场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如果没有做好这些工作,就无法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有效避免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地下室渗漏问题。
此外,在进行地下室设计时设计人员将重点放在功能设计方面,没有认识到防水设计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当地下水侵入后会给地下室结构带来严重的影响,会出现渗漏现象。另外,地下水长期侵蚀会给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导致结构坍塌或出现沉降等安全事故。
1.2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落后
导致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工艺的问题。由于地下设施的建设属于大型工程,可分为多个不同专业,因此也会由多个施工团队承包。但是施工队伍的综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工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地下室防水的整体性影响较大。对于防水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化处理,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讨论与审核,保证施工方案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从施工工艺的层面来讲,目前影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是防水专业施工队伍技术水平问题,很多施工人员对于防水施工技术并不熟悉,没有掌握相应的要领。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及时作出应变,操作流程不规范,埋下了安全隐患,极易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
第二是防水专业施工队伍对于图纸的理解不透,经常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导致防水层施工出现误差,降低了防水能力。
第三是施工管理机制不完整,监理经常会出现玩忽职守的情况,无法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由于缺乏监督,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时有发生,最终导致返工,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地下设施的经济效益。
2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防治措施
2.1做好地下室防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前应先做好设计工作,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先了解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及施工地点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防水施工技术。不同的防水施工技术应与相应的材料搭配,主要包括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同时,防水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先做好实地勘察工作,从而保证所选施工技术符合工程要求。
2.2防水混凝土搅拌施工质量控制
地下室防水工程需要先在实验室根据建筑施工环境对最佳防水混凝土的配制比例进行确定,然后再按照确定之后的比例在施工的同时对防水混凝土进行配制,配制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种材料的称量精准,防止防水混凝土的含水率、含泥率与实验室配制的混凝土在防水性能上出现较大差距。防水混凝土二次搅拌和振捣是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前提,混凝土浇筑人员应该对浇筑模板进行看管,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养护工作。
2.3防潮层质量控制
在水泥砂浆抹墙之前,先将管道安装完毕,并完成缝隙的封堵工作。在环境温度≥5℃时,再开始墙面防潮工作。若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过高,还需要做好遮阳工作,以避免对沥青产生影响。墙面施工要在水泥砂浆层干燥之后,先涂上冷底子油,待干燥之后,将沥青浇灌在砂浆层的表面,并对其进行推刮处理,使其厚度均匀。
2.4卷材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
地下室建筑一般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受到环境温度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施工时,首先选择外防外贴防水法,或者选择外防内贴法,并在底板垫层增砼上加永久性保护墙。防水层施工需要磨牙密实,使其足够的坚硬,阴阳角的位置需要抹成圆弧角。结构后浇带不但要强化砼结构设计,还要强化层防水卷材,必要时加设保护墙。上述各项施工要注意防水涂料、卷材层数和厚度均要满足实际需求。
2.5做好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细节部位处理
2.5.1做好施工缝处理
(1)设计环节。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应保证施工缝节点设计符合要求,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计多个防水施工方案,并利用检测数据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地下室施工缝防水施工时应以防为主,并将排水施工作为辅助,保证所选技术的经济性、实用性,满足施工标准。(2)施工环节。为避免因防水施工缝位置混凝土密实度较差引发渗漏问题,施工缝位置模板施工时应保证支撑点的牢固性并保证封口的紧密度,避免出现跑浆、漏浆等问题。
2.5.2穿墙管施工处理
在穿墙管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其满足设计标准,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止水环。模板固定时若采用螺栓,容易出现渗漏现象,无法保证防水性能。若应用止水螺栓可以提高整体防水效果,特别是在完成墙板浇筑后进行模板拆除时应在螺栓位置设置缺口,顶端烧断后再应用防水砂浆将缺口进行封堵。
2.6节点防水控制
地下室防水工程应该对各个防水节点的防渗漏情况进行严格控制,沉降缝、施工缝、后浇带、管线等部位都是常见的防水节点,这些节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流程保证其防水质量符合要求,否则实际的其他防水工序按照规定施工也无法保障地下室整体的防水性能。
2.7加强施工监督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要引进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和相关的设备,对试验评估机制进行完善,保证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评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各级技术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策略,对施工作业的验收工作进行评估,为后期的施工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推广创新管理理念,对于施工成本的投入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管理人员在监管期间要对施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交底、技术交底工作的落实进行严格监督。管理要覆盖到整个施工过程,保证全程跟进,做好施工日志记录,对施工信息进行详细的实时记录。完善施工建档存档的工作,提高档案调取的效率,为后期施工作业验收与评估提供有效凭证。对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结论
综上所述,地下室防水工程出现渗漏的原因较多,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前需要总结常见的渗漏原因,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防渗漏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开展工作,避免人为原因导致出现渗漏问题,积极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以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亮.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建材,2020,46(11):102+109.
[2]姚亚东,王俊锋,王道春,等.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与防治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149-150.
[3]林育志,周琦.高层住宅小区怡景苑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治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