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中)8期   作者:吴加林
[导读]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工程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巨大,相应的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安全管理任务更为艰巨。

        吴加林
        南通市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工程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巨大,相应的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安全管理任务更为艰巨。工程建设由于其本身性质的原因,存在较多安全风险和不可控因素,一旦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还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思考
        引言
        基础设施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并作用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新时代市场经济迎来新发展阶段的同时,整个建筑行业充斥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了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助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高峰。不过,行业竞争带来的负效应,导致不少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现场施工的安全管控,导致建筑工程现场安全问题频发。就当下建筑业发展状况而言,其隐藏的问题与危机仍有很多,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项目建设安全平稳推进很有必要。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施工机械的种类越来越多,施工人员密度较为集中,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隐患。施工项目与生产类项目相比,安全管理难度更大。工厂生产模式中,机械设备、人员及部门组织等都是固定的环境,为生产质量控制、安全隐患排查与管理带来了方便,相互间也比较默契,相应的安全制度易于完善和实施。但项目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人员均处于流动不固定状态,无论是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都不具备成体系进行安全管理的条件,一次性施工和人员岗位频繁流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人员机械管理不到位
        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作业中,一线人员教育程度不高,几乎对安全防护没有认知。同时,施工时存在违章作业、非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性施工操作等。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施工材料和器械设备,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对工程建设起到关键性影响。工程管理人员疏于对器械设备的后续维护,导致施工建设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因缺乏对机械设备的养护,缺乏对人员的正确管理,而导致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
        2.2施工作业环境无法满足要求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不少施工企业为谋取利润,减少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投入,克扣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条件难以满足施工需求。同时管理人员安全监管工作流于表面,讲究“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疏于监控管理,没有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环节,重点排查“人情关系”等因素影响下的隐秘安全隐患问题。
        3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议
        3.1强化基础工作落实
        ①抓基础:修章建制、科技兴安
        根据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引入项目安全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强化流程控制。强化制度修订工作,应环境、流程、工艺变化及管理、技术进步等对已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修订。加强新科技、新理念在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如通过网络平台,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强化项目人机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扁平化的安全组织管理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使安全管理体系更简洁、更高效。


        ②抓基层:部门为核心、班组为基础
        推行以各参建单位安全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安全管理理念。各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是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的战斗堡垒。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从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入手,坚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由各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管好人、干好活、负好责”,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证。落实以班组为基础。推进创建无违章违纪、无事故的班组活动。强化班组基础作用,加强班前、班中、班后管理,让施工人员作业前掌握安全措施要求、作业中防范危害风险、作业后总结经验教训。实施作业全过程安全行为准则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着力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③抓基本功:安全培训教育精细化
        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安全教育培训要结合到每个工种、岗位的实际,应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切实使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清楚掌握所处岗位的安全作业要求。为规范各单位安全教育活动,明确其实施的重要性,根据项目实际,编制更为细致的安全技术交底实施办法。力争通过细致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感受到自己的安全牵动着企业、关系到家庭,从而自觉自愿做好安全工作,逐步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安全意识转变。
        3.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过程管控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作业现场动态和人机配合监控管理,狠抓违章和作业隐患,确保现场安全始终处于有效的监控管理状态。通过强化技术方案等内业资料的图表化工作,用更为直观的方式指导外业作业实施。通过外业作业的实施来印证技术方案等内业资料的可行性,从而达到内外业工作相结合。安全管理人员作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除了具备必须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外,在安全工作上要敢讲、敢管、敢抓,理直气壮的管安全。
        全面实施风险控制,大力推进全员、全过程的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结合岗位、班组实际,动态进行风险识别和危害预知,按风险等级实施控制。使每个作业人员都能明确自己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使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做到人人职责清晰、事事标准明确、处处管理规范、时时监控有效。
        要强化日常检查、监督,严格绩效考核,将性质严重违章、隐患当事故来抓、来处理。促使各级人员感到压力、激发活力、产生动力,促成全体人员作业全过程的安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改进,提升安全生产保障。
        3.3安全管理系统化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单位逐渐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施工现场所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更需要系统的、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监控技术也日趋成熟,专业化安全教育培训正在普及。以目前相关技术及安全管理理念,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工作,能够有效地将安全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随着BIM技术和5D管理理念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安全管理技术与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具备了更高的安全管理系统化条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工程效益和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难度的增加,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也更加复杂。为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仅需要做好安全事故的评价分类工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防费用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安全事故预防,为工程建设高效稳定推进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甄恩庆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J]. 建筑与装饰,2019(3):82.
        [2] 杨玉枝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J]. 住宅与房地产,2020(3):161.
        [3] 刘守海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7):144-145.
        [4] 樊尚斌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J]. 建材与装饰,2019(2):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